设计师身陷囹圄
1937年,为苏联工作的意大利籍设计师巴尔蒂尼设计出载荷高达4吨的斯塔尔-7客机,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成就。该机不仅让苏联民航喜出望外,连苏联空军也充满兴趣:要知道客机平时载客运货,战时不照样能运兵投弹吗?没想到斯塔尔-7客机时运不济,1938年,试验样机在飞行中坠毁,此时正逢苏联国内进行“大肃反”运动,巴尔蒂尼因试飞失败而被关进监狱。
巴尔蒂尼身陷囹圄后,他的设计图纸连同坠毁的斯塔尔-7样机残骸都转给叶尔莫拉耶夫领导的设计局,按照军方要求,该局要在斯塔尔-7基础上开发出全新的轰炸机。于是,叶尔莫拉耶夫在保留斯塔尔-7客机总体气动布局基础上,将其机内货舱变成弹舱,还在机鼻、机腹靠后位置和机背上安装三座自卫炮塔,成为名副其实的“炸弹卡车”。
叶尔莫拉耶夫原本打算为新飞机装配M-106型液冷发动机,可是发动机研制进度滞后,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用功率稍逊、仅适合低空工作的M-105型发动机“凑合”。然而正是这颗孱弱的“心脏”,让新飞机的速度、高度等各项作战指标大幅降低。1941年,苏联空军正式接收这种由客机衍生来的轰炸机,并且给予其正式军方编号——叶-2。
和坦克共用燃料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偷袭苏联,苏军损失大量装备。为了向前线供应更多武器,叶尔莫拉耶夫奉命对叶-2飞机构造进行简化,特别是为飞机换装柴油机,以便与坦克共用一样的燃料。要知道,柴油成本低,而且遍地都是,如果飞机找不到专门航空煤油,随便从一台拖拉机的油箱里也能抽出柴油来应急。经过不懈努力,叶尔莫拉耶夫终于为飞机找到合适的ASN-30B柴油机,让叶-2的威力得到完全释放。
战争期间,苏联远程航空兵频繁出动叶-2机群,轰炸德军占领下的波洛茨克、明斯克等地,瘫痪德军铁路运输。随着苏军转入反攻,叶-2轰炸机又持续空袭德军坚固要塞,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1944年底,苏联红军围攻波罗的海沿岸重镇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德军负隅顽抗,在地面部队强攻不下之际,苏联空军第327、329团出动叶-2轰炸机,对这块被包围的“纳粹顽石”实施毁灭性轰炸。据称,这是叶-2机群经历的最大规模作战任务,它们投掷的炸弹几乎把这座要塞淹没在爆炸气浪与尘埃之中,其巨大威力令红军战士们叹为观止。
战后,苏联空军对新式喷气机感兴趣,使用柴油机和螺旋桨推进的叶-2飞机不再受到青睐。1946年,所有叶-2宣布退役,成为苏联航空史上寿命最短的大型轰炸机。不过在实战中,装备柴油机的叶-2很受飞行员青睐,它不仅拥有舒适座舱,还提供强大的自卫武装,尽管柴油机普遍存在低温下难以打火启动的毛病,但叶-2机组即便在严寒条件也没遇到过柴油机无法启动的情况。由此可见,坚固皮实的叶-2大型轰炸机称得上苏联航空发展史上的杰作。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