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新方式
宋宁华
  作为一种基层治理的新方式,楼委会将给区域化党建带来什么新气象?

  上海党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克文认为,楼委会通过机制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服务共推,不断探索资源整合型区域化党建道路,有效推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为社区共治和自治汇聚了力量,特别是对于上海核心城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有示范作用。

  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惠珍告诉记者,服务发展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和落脚点,也是区域化党建的共同目标。这就需要积极发挥党员队伍主体作用,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接地气、贴民心,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南西街道结合辖区楼宇众多的特点,探索在楼宇“立体社区”中开展自治工作,激发了楼宇活跃度、解决楼宇中的一些民生及矛盾问题,取得了一定经验。下一步,在“自治”的基础上,南西街道将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区域化党建的平台,围绕“社会责任”的主题,运用“共治”的方式团结凝聚社区单位、居民区、“两新”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比如,探索成立“福民南西共治研究会”,力求通过这一载体激活社区需求、发现社区议题、共商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等。

  在上海,楼宇和园区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也是“两新”组织最集聚最活跃的地方。据悉,1999年上海市首个楼宇浦东新区嘉兴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成立至今,上海的楼宇党建快速发展。从服务楼宇青年的“白领中心”,到中国第一高楼内的“金领驿站”,楼宇党建指导机构不断增加,遍地开花。目前,全市1900余幢商务楼宇内共入驻“两新”组织5.6万余家,容纳180余万白领;楼宇中建立党组织3200余家,有党员近5万名。

  在静安区的凯迪克大厦和恒隆广场、徐家汇商圈的上实大厦、陆家嘴商务区的建工大厦、虹桥CBD的东银中心、中山公园商圈的龙之梦雅仕大厦、五角场商圈的沪东金融大厦……越来越多“楼上党组织”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康健园
   第B09版:康健园/养生
   第B10版:保健/康健园
   第B11版:康健园/康复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楼委会”能否管好摩天大厦?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新方式
新民晚报焦点A02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新方式 2016-07-04 2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