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以晚会形式呈现在剧场舞台上,分为三个篇章“律·动——艺术梦想,群众舞台”“融·和——健康活动,和谐社区”“共·生——两岸交流,同根同源”。平日里只在广场上或社区舞台跳舞的阿姨们,感觉备受尊重。一位王阿姨补充道:“老底子人家讲,老阿姨跳广场舞有啥看头!阿拉就是要争口气,让大家看看,老阿姨也是有看头的!”她们亮出十八般“舞艺”,踢踏舞、街舞、排舞、民族舞,各显神通……大赛是闵行区文广局指导闵行区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广场舞大赛,自今年5月开赛以来,受到了两岸关注广场文化活动市民的热情参与,大赛共吸引了144个参赛队伍,参赛人数近2300人,网络平台赛事参与达25万人次。这次比赛还与区台办、台企合作,加入两岸文化交流的元素。挖掘了海峡两岸一批优秀的广场舞者。因而,还有不少台湾民间舞者来到现场,甚至在观众席里跳着舞与观众互动。
最让章阿姨、王阿姨“扬眉吐气”的,其实是作为获奖团队,为各自社区赢得的“社区公益基金。”王阿姨当过文艺兵,在部队里跳过舞,转业之后就把上舞台的心思埋在心底,直到6年前,从新疆回沪的一位邻居不好意思一个人去广场上“抒情”,就拉她同去。于是,从此去跳广场舞,成为她最热衷的爱好。由于有着准专业水平,所以成为副领队——副领队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学”,还有“处理外部事务”:“当时我们跳舞的地方离居民区不远,但是又不想扰民,所以,我就建议给大家发耳机。可是,这样跳起来就不尽兴,而且远远的会被别人觉得这是一群不知道在干什么的脑子坏掉的老阿姨……”后来,闵行区兴建、改建了100个专门跳广场舞的广场,还造了舞台,舞台上竟然还搭配了一些音响设施,“远虽然远了一点,但是至少不扰民了。”不过,这下他们距离社区居民就远了,“本来想想跳舞跳得太近,会给他们添麻烦。现在,距离他们远了,他们就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这么热衷跳舞了,有点两难。”结果,大赛新创的千元社区公益奖金,可以以得奖者的名义向他们所在社区捐赠这笔钱,用于社区公益事业:“这多么为我们跳广场舞的老阿姨扎台型啊!社区居民本来觉得我们是‘老来疯’,现在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多好啊!”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