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健康的牙齿是良好的胃口、健康的基础。牙齿脱落过多会影响进食,从而导致营养失衡。不仅如此,长期缺牙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导致记忆力减退等。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原九院种植专家王申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对于牙齿松动和缺失一定要重视起来,尽早通过科学的方式处理。目前有多种缺牙处理方式,患者可以选择更稳固、更舒适的方式。
缺牙不以为然,直到胃病找上门
62岁的林先生,以前常听人说“牙好身体才好”总是不以为然,但如今自己已经是深有体会。他六年前就开始掉牙,一直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没想到最近人越来越消瘦,前不久还查出了胃溃疡。
专家表示,牙齿缺失后,咀嚼效率必然会随之下降,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未充分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胃肠系统的负担随之加重,自然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造成更严重的消化系统的疾病。
不仅如此,长期缺牙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影响大脑生理机能,导致记忆力减退等。王申再次提醒,对于缺牙一定要重视起来,尽早通过科学的方式处理。目前有多种缺牙处理方式,患者可以选择更稳固、更贴近自然牙的方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评估,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读者朋友如果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新民健康爱牙热线:021-62476396,连线专家解答回复。
松动的牙齿,究竟是“保”还是“拔”
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人因平时对牙齿的清洁不够,导致慢性牙龈炎和牙槽骨吸收,到最后发生牙齿松动,咬合紊乱,咀嚼无力时,却希望能尽力保住牙齿,不舍得拔除,特别是同时发生多颗牙齿松动的患者。
牙齿的松动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轻度松动的牙齿可以通过有效的牙周病治疗,大多数可恢复正常;中度松动时,在消除炎症的同时,可把松动牙和邻牙一起结扎固定,使一组牙共同承担咬合力,阻止牙齿进一步松动;如果已发生重度松动,继续勉强采取“保牙”措施,则可能加重邻牙的负荷,继续留在原地还会加快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齿根基变浅,牙齿变长。待松动的牙齿自然脱落,再想处理缺牙时,也会因牙床变低而增加难度。
讲座信息
牙好胃口好!特别是中老年人,有一副好胃口,能吃,会吃,善吃,才能延缓衰老,尽享幸福晚年。随着现代口腔技术的进步,很多人选择通过更稳固、更舒适的方式,让自己重新获得牙健康,这无疑是给自己一份牙健康大礼。参加新民健康举办的爱牙讲座,每日电话报名前50名读者可参加讲座,更有惊喜豪礼!赶快抢号报名吧!
1. 报名后即免费享受种植专家面对面宣教
2. 免费领取爱牙大礼包(口腔护理套装等)
3. 扫二维码报名获赠精美牙刷、牙线
报名方式
报名热线:021-62476396
或编辑短信“牙齿+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18121287952
特邀专家简介
王申
交大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2003至2013年任职九院口腔种植科;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会员;中华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会员;瑞士straumann种植培训讲师;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专注于微创、即刻种植,牙齿松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