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天的饭包
刘江龙
  刘江龙

  记忆中,秋天里最好吃、最过瘾的美食莫过于饭包了。在北方,深秋季节打饭包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是我国东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所谓的饭包,就是用大白菜的叶子将米饭包裹起来,吃起来有菜有饭,既清爽可口,又简单实惠。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我小的时候听母亲讲,三年困难时期,我的家里就是依靠着饭包,才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我还记得母亲打的饭包丰满而又结实,她生怕我们吃不饱,她打的饭包要同时铺上两、三张菜叶子,在菜叶子上面还要抹上一层自家发酵的大酱,然后将一棵大葱掐成十几段,埋藏于米饭中。再将菜叶子卷成筒状,用手抓牢,便可食用了。

  那时,家里的饭菜没有太多的花样。所以,饭包就格外受欢迎。可惜我是个笨人,只是喜欢吃,却不会自己打饭包。我的姐姐很快就学会了,吃饭的时候,她挨个地将饭包给我们每个人打好,看我们都吃上了,她才给自己打。姐姐很聪明,她有时会在饭包里加一些土豆丝之类的炒菜。我们吃着吃着就都相视而笑了,但却不能说出来,因为这是一种奢侈和浪费,是不能让父母知道的。父母知道了,我们是要挨训的。

  后来的日子好过了,饭包就逐渐地淡出了我的生活。多年以后,我在赤峰市的一家大酒店里,又看到了饭包。不过那饭包是经过许多改良的;菜叶子换成了白菜芯,小米饭换成了大米饭。最奇怪的是那里面不再是土豆丝之类的“惊喜”了,而是换成了红烧肉,真正的实现了“肥而不腻”。不过,吃着这样的饭包,我却有着糟蹋历史,作贱过去的感觉。那天晚上回到家里,妻问我想吃什么饭?我说:我想吃饭包。妻说:都啥年代了,还吃那玩艺儿?

  可那玩艺儿,却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福彩专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B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爱与告别
八○后的历史教育
曹杨新村
念 小
接上生命线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秋天的饭包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秋天的饭包 2016-10-08 2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