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舟十一号飞天, 多数市民点赞同时觉得“高不可攀”
航天科普,还需通俗易懂接地气
卞英豪 蔡黄浩 李默
  随着神舟十一号成功飞向太空,越来越多的市民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那么,上海市民对太空知识了解情况如何,当载人航天向游客开放,你对太空又有何期待?本报“街谈巷议”走上街头,听听市民朋友怎么说。

  点赞:是国力强大的表现

  谈到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市民纷纷点赞。“当然会关注,这是我们中国强大的象征啊!”有市民指出,神舟十一号非但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全世界能做到的国家毕竟不多,我为祖国自豪。”

  也有市民表示,对神舟十一号“不明觉厉”,“都已经十一号了,可见我们的技术一直在发展。”市民表示,虽然对神舟十一号的科研任务了解不多,但也要为中国航天人点个赞。“探索太空,也是在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我很好奇他们在太空里吃点什么。”有市民表示,对两位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十分感兴趣。“他们在太空种的植物能不能开花结果,航天员万一病了怎么办?”市民称,自己会持续关注神舟十一号的后续消息。

  期待:在太空看万里长城

  有报道称,在空间站建成后,游客也可以进入太空。市民纷纷表示跃跃欲试,“这下真的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市民称,可以用“上帝视角”看地球,这种感觉想想都很棒。“都说可以在外太空看到万里长城,我也很想看看!”还有市民调侃称,“有人说从太空回来后,人会长高变瘦,想亲自试试这是不是真的。”

  不过也有位市民坦言,“这事想想就好,离我们还是太远了。”他认为:“太空游”最大的阻碍就是金钱和时间,“价格显然不是常人能负担得起的,训练也不是常人能承受得了的。” “到了太空,我们的身体也未必能负荷这么长时间的失重。”也有市民表示,“外面的世界”看上去很美,但自己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建议:飞船知识需接地气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虽然对太空知识充满好奇,但获得的知识比较有限。“一些专业网站的内容太专业,读起来有点晦涩难懂。”还有市民更是吐槽,“比起神舟十一号,更多人更爱看娱乐新闻。”市民表示:“其实科普知识远比明星八卦更重要,只不过科普的门槛有点高。”

  有市民建议向SpaceX和NASA“取经”,“多用‘营销’的思路去推广这些知识,只有通俗易懂接地气的知识,才能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市民称,科普太空知识最重要的是回答一个问题——“关我什么事?”“比如,未来会不会有太空移民,太空的食物会不会更好吃等等,人们也更乐于关心这些事。”

  新民晚报新民网 卞英豪 蔡黄浩 李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天下艺家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中学校园如何为“副课”腾空间
童心描绘“红领巾”
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
航天科普,还需通俗易懂接地气
广告
扫一扫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0航天科普,还需通俗易懂接地气 2016-10-20 2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