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贵都顶楼咖啡厅接受采访时,谭元元一脸淡定——“回家”跳舞总是既安心又有些小激动。看到新建成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她感慨:“这么棒的剧院,这么好的练舞设施,希望我们的人才培养和剧目质量也一起‘飞跃’。”而之所以难得回沪却只跳一场,谭元元坦言,现在更多关注的不只是自己,还希望能帮到“家里”跳舞的孩子们:“我要留出更多时间与有潜力的舞蹈新秀们互动,还要举办大师班,让更多孩子有机会直面世界级的舞蹈家。”请来那么多顶尖的舞蹈家朋友,不只是为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更重要的是想让我们的舞蹈新星有更多观摩学习的机会。”
除了演出 还要传承
由谭元元挑梁的这场舞蹈专场,仅嘉宾阵容就让资深舞迷们雀跃不已,世界各大名团的芭蕾明星都将汇聚于此,其中包括英国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塔玛拉·罗霍,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首席演员杰森·莱利,荷兰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维托·普齐·马吉奥·高塞夫等,每一位都是当代世界芭蕾舞坛的翘楚。他们不但将表演《天鹅湖》《海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片段,还将展现许多独具创意的现代舞。5个经典剧目,7个现代作品,谭元元说:“我将尽我所能,呈现一台能代表当今世界芭蕾最前沿发展水平的舞蹈专场,开拓观众的视野、激发观众的想象。”
除了跳舞,此次谭元元更看重她的另一个身份——引领者。虽然在旧金山芭蕾舞团跳舞多年,至今仍是团里的顶梁柱,但谭元元并未止步于自身的发展。作为“上海女儿”,即便成为世界顶尖的“芭蕾女王”,她的目光依然追随着中国芭蕾的发展,她的心依然牵挂着上海芭蕾新星的成长。谭元元的舞蹈工作室在上戏已成立多年,她一直试图以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帮助、扶持有潜力的芭蕾新秀们站上更高的舞台。此次除一场演出外,还要举行大师论坛和大师班。在谭元元看来,后两项活动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演出。
据悉,在10月26日的大师论坛上,世界级编舞将畅谈他们是怎么从舞者“蜕变”为编导的。而在27日的大师班上,世界级编舞还将根据音乐现场创编,谭元元则亲身示范,“这是难得的机会,我希望舞蹈学院的师弟师妹们,编导班的老师、学生都能一起来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将现代意识融入古典芭蕾。”
“最好年纪” 不应止步
为舞蹈而生的谭元元五官精致、身材纤细,身高166cm,体重只有47公斤。少年成名的谭元元,在旧金山芭蕾舞团一跳就是20年。有趣的是,在舞团她是毫无疑问的顶梁柱,可回国却总被人问及“何时退役”。与国内芭蕾舞演员相对短暂的辉煌期相比,常年在国外跳舞的谭元元很少受到年纪的困扰,“39岁,距离退役还很远。最成熟的年纪,为什么要止步?我的目标是一直跳到50岁。”谭元元微笑着自信地说。“在西方,芭蕾舞女演员的标准退役年龄是42岁,35-40岁被认为是‘最好的年纪’。既有纯熟的技能打底,又有丰富的阅历和生命感悟,可以演绎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作品。”谭元元舞蹈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是19岁,而第二个高峰则是在跳完现代芭蕾作品《美人鱼》后,用她的话来说,“跳完《美人鱼》,我觉得自己真正成为艺术家了。”那一年,她35岁。
正因为有了《美人鱼》,才有了后来许多优秀的现代舞作品,谭元元说:“古典芭蕾是芭蕾演员的基地,而现代演绎是在基地上建高楼。”谈及国内很多优秀芭蕾女演员进入成熟期后“无舞可跳”的现象,谭元元直言这是“巨大浪费”,“我们应当有更多元的现代舞作品,尽情展现她们积累和才华。”最成熟的年纪,不应止步!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