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情缘
落日的余晖中,新江湾SMP滑板公园内造型奇特的各种建筑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逆着光,一个身穿连帽服的少年脚下蹬着滑板,从远处驶来,面对铁杆高高跃起,翻转、旋腾,动作一气呵成,就好像脚下踩了风火轮的哪吒。他叫高群翔,今年14岁。紧随他身后的是他的19岁的表哥孙坤坤。别看年纪不大,两人都已经是沪上滑板圈内数得上名号的知名人物。
兄弟俩是西安人,为练滑板,一大家子把家都搬到了上海。高群翔比孙坤坤起步得早,5岁那年,他看到家门口有一个小孩在玩滑板,炫酷的动作让他看花了眼。自那以后小高便一发不可收地迷上了滑板,缠着爸爸给他买了一个滑板,滑板到手之后他便像着了魔似的,一天不玩滑板就茶饭不思。七岁时,小高便开始带着滑板在西安找一些滑板高手切磋学习。“脚尖翻”“脚跟翻”“五零五”,或者难度系数更高的“大乱”……这些看起来惊险刺激的滑板动作,如今小高都驾轻就熟。
看到弟弟滑滑板时的潇洒范儿,哥哥孙坤坤也动了心,2008年也随着弟弟一起玩起了滑板。为了锻炼,每天兄弟俩早上起来跑1个小时步,下午花3个小时滑板训练,1个小时练体能。兄弟俩一起练滑板时,彼此会暗自较劲,一旦看到动作对方比自己做得好,就会互相杠上。
“酷”的背后
“滑板能兜风,速度特别快,头发都能吹掉。”走下跳台,小高兴奋地描述着此刻感受。在他心中,追风的感觉远超过摔跤的疼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玩滑板是一件很炫的事情。然而,帅气的背后,却也伴有无法想象的伤痛。掰着手指给记者细数,哥哥孙坤坤坦言,为了练习,自己脚趾脱过臼,弟弟高群翔甚至还断过锁骨。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是玩滑板附赠的“礼物”。可往往伤一好,两人就又投入到训练当中。今年8月份,高群翔首次出战国际顶级滑板大赛,连克多位中外滑板名将后,小高成功闯入决赛。但略感遗憾的是,决赛中,他不慎将右脚扭伤。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年轻小将经过短暂治疗后,一瘸一拐地再次回到了出发台面。虽然未能染指奖牌,但他带伤出战的举动,依旧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迎来契机
很多人以为玩滑板只要一块板,一片空地就足够。但其实,玩滑板的开销并不小。如今大多数滑板的价格在400到500之间,加上轮子、桥等配件,如果衣服、帽子再追求潮牌,那花费更是无底洞。
孙坤坤告诉记者,8年练习生涯,他总共滑坏了200多块板,基本每个月都要换一双新鞋,可现在对于兄弟俩来说,滑板不但不烧钱,还能挣钱。小高9岁的时候,就有一些品牌赞助他滑板和滑板鞋,到现在拿到的赞助费大约有十万了。孙坤坤作为一位半职业选手也有了自己的赞助商。今年奥委会正式确定将滑板纳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的新项目,小众体育项目滑板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对于兄弟俩来说,滑板入奥无疑是为自己的滑板生涯增加了一个可以期待的目标。
对于孙坤坤而言,“滑板入奥可以给我们这些滑手提供更多的练习场地,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滑板爱好者。”而小高则有着更远大的梦想,“我想当奥运冠军,然后,开一个滑板公司让更多人喜欢上滑板这项运动。”
父亲孙宏涛仍不满足于兄弟俩现在的表现,“明年,争取把孩子送去美国训练,美国的滑板高手多,和水平高的人一起练习,他们提高得也会快些。”
本报记者 厉苒苒 实习生 陈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