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项目落子绿色能源领域
作为第一个在上海设立总部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自2015年7月开业后,其运作一直受到外界关注。而自打担任中方副行长以来,祝宪同样备受瞩目。事实上,之所以被选择担任首席运营官,除了中国上海是金砖银行“安家地”,这也与祝宪的履历不无关系。
祝宪在国际机构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1982年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他长期在财政部工作,直至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此后,他历任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亚洲开发银行南亚局高级顾问、世界银行副行长等职务。这无疑为其在同为多边机构的金砖银行供职奠定了基础。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其他世界性金融组织的很大一部分区别,在于该行注重绿色能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满足金砖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国家人民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的重要目的。
祝宪告诉记者,新开发银行投入营运只有一年,却已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上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新开发银行旨在通过其业务的快速推进,促进金砖各国的经济联动和协同发展。在成员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开发银行首批5个贷款项目已获董事会批准通过。首批贷款共计9.11亿美元,覆盖5个成员国,均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些项目将支持2470兆瓦发电和输电能力的建设,项目成功实施后,每年将减排约400万吨的二氧化碳,将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树立标杆、提供助力。”祝宪告诉记者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批五个项目都是有关绿色能源领域的,反映了银行在理念上希望能够帮助成员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据祝宪介绍,项目准备花了约半年时间,筛选的标准主要包括:是新能源相关的产业,如太阳能、风能及相关的输变线等;项目效益较好,并在不同的国家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有利于此类项目的推广。其中,新开发银行支持的第一个中国项目为“上海智慧新能源推广应用示范项目”。祝宪指出,新开发银行将提供5.25亿元人民币的本币贷款,支持10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的建设。祝宪表示,该项目将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分布式光伏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大规模应用,进而达成全国“十三五”期间分布式光伏每年新增装机规模约1000万千瓦的目标。
而在巴西、印度、南非和俄罗斯,新开发银行也将支持风力发电设施、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可再生能源的输电设施和独立发电厂以及水电项目的建设。
谈及金砖为何如此重视绿色经济,祝宪告诉记者早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之时,在去年金砖高峰会议上,金砖国家的首脑们就有共识,认为金砖银行第一批项目应该落脚在可持续的或者是绿色能源领域。“有这么一个方向性的把握后,金砖银行决定将在五个国家的首批项目均放在可持续能源、绿色能源上。”
发行30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
除了将首批项目聚焦绿色领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于今年7月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30亿元人民币、5年期的绿色金融债券。中国银行担任发债的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其他联席主承销商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汇丰银行(中国)和渣打银行(中国)。
这是首只由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的第一只债券,也是国际金融机构在华发行的第一只绿色债券。新开发银行准备将发行绿色债券所得主要用于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上。
祝宪认为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是正逢其时。“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绿色金融包括绿色债券的发行办法,中国也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可以说中国市场上又出现了新的机会,我们本身又推崇发展绿色经济、绿色金融,而且在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在基础设施上更多用本国货币作为贷款货币的情况下,我们就觉得非常合适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
祝宪认为,绿色债券也将起到了跨境合作的作用,一旦条件成熟未来还会继续发行绿色债券。“如果未来在全球范围之内,也有类似于在中国这样的机会,金砖银行方面愿意参与推动发行绿色债券。”
祝宪还表示,随着今后金砖银行在中国的业务的进一步扩大,会选择时机在中国市场继续发行绿色债券,或者运用其他的绿色金融的工具,以助推中国绿色金融的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绿色金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在祝宪眼里,绿色金融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在中国处在一个领先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未来也将会被各国政府愈发重视。“绿色金融相对而言是个新生事物,发展很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去的那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发展不计环境成本、破坏环境、大量的物质消费,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难以为继。所以无论从经济本身的可持续要求,还是从气候变化、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推崇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就是一种相当亮眼的工具和手段,所以不仅仅是中国政府重视,各个国家政府都在积极响应。未来怎么积极向前走,做的更好,规模做的更大、更有持续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不过虽然未来可期,但祝宪认为从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这个课题来讲,还会遇到了方方面面的挑战和问题。“首先,是政府对绿色项目的支持问题。”祝宪认为,过去几十年中,每逢经济中出现新生事物时,许多国家政府都用了很多办法进行支持,为了提升对新兴产业投资的收益率,采取许多支持的方法,比如说直接对项目进行补贴,用财政手段或利用监管手段来达到社会和环境效益。但政府干预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政府的支持对于绿色项目,对于绿色金融确实还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从目前的实践也可以看到,过多的和不当依赖政府行政和政策,不可能持久,也成本过高,而且经常会造成边际效益越来越小。在过多行业上不断增加政府财政补贴,也给各级政府带来财政上的沉重压力,甚至出现监管不力时,发生寻租的行为。
祝宪认为,绿色项目、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政府适当贴息,机构担保、PPP等种形式,使其成为可进行商业投资的领域,但不能过多过长地依靠政府的补贴,从金融市场看,最终决定是否能够使绿色项目最大限度地变成可融资的项目,从而能够在全社会的层面上成为各类投资者愿意以市场行为进行支持的产业。
“希望绿色产业能发展成为一个长期可持续性的产业,绿色金融也能够成为一股正能量,在金融手段和工具上,成为市场化的、可持续的手段,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祝宪表示,绿色经济潜力很大,肯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究竟能做多快,究竟能否最终成为一个主体的金融产品,需要靠政府的支持、战略性的高瞻远瞩的指导和政策的制定,也需要依靠金融体系,不仅仅就緑色发展绿色,而且是从重奌发展产业的角度出发,把两者有机集合,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致力于深挖金砖国家合作潜力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压力,大多数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均不同程度出现放缓,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亟须重新回归强劲和可持续的增长。作为金砖国家创立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新开发银行理应在深挖金砖国家合作潜力方面作出战略性的思考和行动。展望未来,祝宪认为新开发银行将坚持三大发展方向。
首先,拓展金砖合作新空间。基于金砖国家普遍遭遇的周期性经济下行压力,新开发银行将努力为各国经济逆周期和结构性调整的政策提供支持,并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努力推动成员国产业界的技术革新,根据实际要求向各成员国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各国经济的联动和长期发展绩效提升。
其次,创新发展融资新模式。新开发银行将大力推动本币业务的开展,积极吸引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广泛应用。还将努力降低交易成本,通过“量体裁衣”式的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组合,达成项目所在国利益、示范效应和财务回报的优化。
最后,完善全球治理新秩序。一方面,新开发银行将通过创新实践,协助提高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发言权;另一方面,根据发展金融的历史经验和形势变迁,新开发银行将努力把自身塑造成为新型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对现有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形成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