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普遍认为,有大学经济学教授经历、72岁的范德贝伦胜出,意味着他将大体延续前总统菲舍尔的做法,并将带领奥地利继续成为一个包容开放的、融入欧盟的国家。
此番奥地利总统大选堪称一波三折。历时11个月的竞选过程经历了败选方申诉致投票结果失效、重选日期因“技术故障”推迟等风波。竞选启动以来,各类民调显示,45岁的霍费尔与对手、72岁的独立候选人亚历山大·范德贝伦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霍费尔在4月的第一轮投票中远超其他候选人。在5月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首轮投票中得票率位列其后的范德贝伦以3万多票的优势反超险胜。但自由党随后向宪法法院申诉,称第二轮投票中邮寄选票计票过程涉嫌违规。宪法法院7月认定近8万张选票涉及违规行为,裁定投票结果无效。已发表过总统当选演说的范德贝伦不得不再次与霍费尔展开角逐。而因发现邮寄选票的信封密封性存在问题,原定于10月2日重新举行的第二轮投票被推迟至12月4日。
对奥地利而言,这次总统选举是一次方向性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国内的政治走向;而对于整个欧洲,则是一次民意风向的测试。
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表示,范德贝伦的胜利是对民族主义以及反对欧盟、走向倒退的民粹主义一次沉重打击。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奥地利人民“选择了欧洲、选择了开放”。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说,整个欧洲“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此前外界普遍忧虑,若霍费尔上台欧洲将诞生二战后首名极右翼国家元首。不过欧洲下一步发展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全球总编辑沃德将范德贝伦的获胜称作对欧盟主流社会的一次“缓刑”,“但为此对欧盟感到志得意满完全不合时宜——要知道有近一半奥地利人投给了霍费尔。”
(沐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