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不振,军费吃紧
根据俄财政部在2016年10月提交国家杜马的新预算案,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俄国防预算只有2.84万亿卢布(451.5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3%,比2016年的3.8%下降0.5个百分点,降幅之大堪称空前,而且2017年还不是军费削减的终点,2018年及其以后的几年还会继续这样做。俄罗斯《商业日报》称:“到2018年,俄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将再降0.3个百分点,为3%;2019年下降为2.8%,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俄国防预算占政府支出的份额也将从2016年的23.8%降至2019年的17.6%,是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
俄军事专家卡拉切夫指出,俄国防预算下降的主要原因,仍是国际原油市场的不景气,“持续低迷的油价令俄经济陷入困境,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导致‘预算蛋糕’必须重新分配,原则之一就是保证国家经济正常运行,以及国家关键领域的流畅运转,继续维持高水平的国防开支显然不合时宜”。俄经济学者波达斯基认为,根据对油价的悲观估计,“很可能在2019年之后,俄国防预算还会受到进一步挤压。”
莫斯科一家金融公司的宏观经济顾问基斯塔诺夫声称,除了油价下跌的客观因素外,俄政府在制作预算方案时,有意防止过度的军事开支,他预测未来数年的国防开支会被削减三分之一。基斯塔诺夫称,强行维持高国防预算是危险的,“军备竞赛的年代已经过去,俄罗斯现有军力足够保证基本安全,对高额军费预算的需求已不那么强烈”。
政府断供,麻烦更大
不过,前俄战略火箭军参谋长叶辛认为,军费预算过快削减,将对众多军工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并使俄军现代化进程受到负面影响,“油价的低迷,意味着政府无法像以前那样大力资助军工企业转型,政府向军工企业发放的补贴,将随着国防预算削减而减少甚至消失”。
受预算削减的影响,俄军工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也呈现疲态,“军工企业虽然与政府及军方签有长期的导弹、飞机以及卫星等制造合同,但军费开支的减少,将影响到这些合同的落实,军方可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幅减少新型武器装备的采购量,从而影响到军工企业自身生产线的维持,新武器、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无疑也会受到影响,俄军现代化进程因而可能陷于停顿”。
来自俄军工综合体的消息证实,目前影响俄军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无法为某些关键进口部件找到合适的国产替代品。叶辛在一次军工企业研讨会上称:“按照《2011-2020年国家装备计划》(GPV-2020),俄军要达到70%的装备现代化水平,预计耗资3430亿美元,到2020年完成时将能全面保证国家安全。但现在来看,该计划面临延迟的风险,因为一些先进武器的制造和研发因缺少关键部件而受阻,西方的制裁和俄罗斯经济的不景气,让关键部件的进口变得越来越难,而研制这些部件的替代品也因缺乏资金而陷入困境。” 于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