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的阳关
诸雄潮
  诸雄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系列专题节目《我从香港来》,题为《丝路使者王敏刚》这集作收尾。

  1995年,刚刚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香港人王敏刚,敏锐地嗅到了内地经济未来将向西部倾斜的气息,决定去敦煌考察。他万没想到这么大名气的敦煌,交通如此不方便。坐飞机从深圳到西安,从西安再坐火车到敦煌,需要四天才能到。

  经过先后15次的考察,身临其境的感受加上对西部文化的喜爱,王敏刚斥资1.5亿元,用了18个月建起了敦煌山庄。山庄以沙砾为墙,形如古堡,同四周的景致合为一体。南与五色沙土遥遥相峙,北接茫茫大漠戈壁。但那时民众的财富不多,外出旅行的人很少,所以宾馆一直在惨淡中经营着。时间一长,有人劝王敏刚放弃,或是把宾馆转卖,另投他业,但他执意不肯。开发文化事业,是他心中的一个蓝图。王敏刚说,他想过当时肯定会亏,而且会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坚信它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们前去采访时,王敏刚先生恰好不在敦煌。得知我们去,他专程从香港赶来。他介绍说,50年后自己可能看不见,但现在做的这个建筑有一个文化价值在那里。每一个细节的元素,都是考究的。做事业的人需要专业地去经营,把机缘变为文化,从保护好文化的内涵和原真,文化的价值就会不断地释放开来。

  我想到自己于2015年初,在徽州一处古村落的墙上,也曾看到王敏刚的名字。他的名字作为文化事业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已然光彩熠熠。

  我们漫步在敦煌山庄,仿佛穿越回古代,有一种梦回汉唐的感觉。大殿中高耸矗立的汉代石柱、回廊间精心雕琢的飞天壁画、房间里古色古香的木桶躺椅、墙壁上原汁原味的泥土禾草。在这里,抬头能看见满天星斗,仿佛在诉说着历史轮回的百转千回;在这里,伸手能抚摸古今沧桑,仿佛记录着丝绸之路上的悲欢离合。

  敦煌,是文化的烽燧。莫高窟,是东西文明的绿洲。它就像月牙泉,虽处沙地,却永不干涸。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山庄本身也已经成为一处著名的文化景观了。我们感到了文化的传承和坚守的力量。

  回时,顺路游览阳关。阳关,西汉为玉门都尉府治所,北距疏勒河7公里,东南距芦草井子约16公里,距今天敦煌市90公里。昔日的阳关和玉门关,都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由戈壁、荒漠、河流、湖滩组成。戈壁滩上环顾四周,极目可见的地方,仅此一座遗址,孤兀矗立。遗址呈方形,夯土版筑,约26米见方,也被叫做小方盘城。不远处,隐约有水光,走去,发现是一个大大的盐泽滩。据史书记载,远在汉朝,这里也曾水草丰茂,支撑了关隘的存在。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景致已变,阳关依旧。我们久久盘桓,不愿离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教育/新民环球
平静的“小书”
失去平衡
父亲和闺女
花情美意
深秋太阳里
坚守的阳关
鸿运大吉 (中国画)
爱在永恒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坚守的阳关 2016-12-19 2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