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桃花节举办至今已是第27年,每一年,桃花不变,看点却都在变。当年的“桃花仙子”至今记得,南汇地区最初举办桃花节时,几辆大巴从市区接来贵宾,往返于景区中,没有卫生间,“仙子”还要跳下车,找路边农舍帮忙,给车上的嘉宾“救急”。
27年后的今天,不仅设施早已鸟枪换炮,景区也更具特色和创意。历史悠久的几大传统景区变得更年轻了。大团桃园有萌宠嘉年华,南汇桃花村新建四大音乐喷泉,新场桃源邀来旗袍秀、办起相亲会,滨海世外桃源联手浦东众多特色小吃,让游客“捧腹”而归。据统计,仅清明三天假期,各大桃园景点接待游客总数和营业总收入同比都翻了一番,分别达到13.91万人和756.72万元。
近两年,浦东还开发出了几个别具特色的新景区。2015年,在当地人俗称“野猫坟”的大团镇果园村西北角,700亩连片桃海犹如沧海遗珠被意外发现,成为一片难能可贵的桃文化旅游资源,这里也从此有了一个美丽的新名字:“王厅桃海”。为了把浦东最大面积的这一连片桃海打造成乡村旅游休闲的新亮点,大团镇政府和村党支部下大力气,仅是将原先泥泞的乡间小路翻新成水泥路一项,就投资400万元。环河塑胶跑道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让桃农有了健身小路,更让市民游客充满兴致地展开了几次花间健行之旅。之后,果园村又在相距不远处寻找到面积达500亩的瞿家桥桃海,同样以原生态的桃林风貌迎接游客。2015年就曾探访王厅桃海的记者亲身体会到,两年来,村容村貌大不相同,果园村的“党支部+农户”模式不仅打造了“申凤桃业”这样的上海市著名商标,也让桃海成为桃农增收的第二块金字招牌。
充满创意的桃花节不仅邀请游客赏花踏青接地气,今年还突破了新“高度”。在上海之巅的上海中心,一场“云间桃花源”特展别开生面。不仅有插画艺术家和摄影家联手制作的桃花节系列作品,还有VR技术用动画故事讲述桃林的前世今生,“星空桃源”则重现了上海百年前的浩瀚星空,带领游客在无垠夜幕下体味心中的桃花源……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元素都令27岁的桃花节更加年轻有活力。
本报记者 孙云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