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物联网更该是安全网
姜赟
  装上监控摄像头,会让家里变得更安全吗?近日有记者调查发现,花百元购买破解软件,就能侵入他人的家庭智能摄像头,类似“偷窥”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智能摄像头的风险表明,物联网潜藏的安全漏洞已不容小视。

  随着智能终端逐渐普及,“万物互联时代”正悄然来临。然而,当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安全隐患的幽灵也不期而至。传统互联网主要有计算机、手机两类接入点,通过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即可排除多数安全隐患。而物联网则是所有智能终端互联互通,大到发电机、汽车,小到电视机、吊灯、眼镜、手环,每个设备都是网络接入点。接入点越多,未知漏洞和后门也越多,被攻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不加防范,万物互联可能造成万物皆“危”。

  当前,物联网安全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不管用户还是企业,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常常心怀侥幸。大量用户缺乏安全习惯,设置密码级别弱、用户协议从不读、不明WiFi随便连;不少企业宁愿在智能设计上多花钱,也不愿在安全防范上下功夫,只重保护自身业务系统,基本不顾用户信息安全。在这种背景下,有针对性的安全产品较难推广,相关防御技术手段也比较初级。当然,防范物联网安全风险,不能单方面寄望于普通用户提升专业水平,关键还是要依靠相关智能硬件厂商加固防火墙。企业应当更新安全理念,因为安全不但可以吸引用户,还可以产生用户黏性;不直接产生利润,但可以成为品牌护栏。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须制定和完善物联网的安全标准、安全规程,真正让安全成为所有物联网用户的公共品。

  物联网时代,潜在的“敌人”来自四面八方,那种依靠几种安全设备或安全软件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已不合时宜。仅仅依靠用户、企业或政府的单一力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安全问题。不同参与主体联防联治、密切协同,真正构建起“云+网+端”的立体防御体系,才能共筑物联网安全共同体。(姜赟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让刷单炒信者痛到骨子里
谁滋养了“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
物联网更该是安全网
饿了么?
养个内心丰盈的孩子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物联网更该是安全网 2017-06-22 2 2017年06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