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前,有人掐指算了它的换代历程:第一代诞生于2000年,第二代2009年国产,到2017年,才发布第三代的国产车型。与市场上那些满大街的五年大换代的车型相比,C5的革新非常迟缓。
等到发布车型配置时,才发现这个换代已经不是我们之前理解的车型换代: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全面更新,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换代,而新C5的这三样统统没有改变,依旧沿袭现款,只是在内饰外观以及车身尺寸上、智能配置上做了一些更新。如果这样的小规模升级就称之为换代,那就很难看出东风雪铁龙品牌力求年轻化的诉求在哪里,市场诚意又在哪里。
2009年C5国产上市,它是当时东风雪铁龙最高端车型,宣称宝马3系、奥迪A4都是竞争对手,在当时,实际竞争对手是君越、雅阁、天籁、昊锐等。很快,终端销量把它的雄心壮志彻底幻灭,销量一度徘徊在每月3000台,到2017年,月销量最高才200多台,实在是难以匹配它自称的高端形象,却很符合它倔强不变的个性。
试想,在竞争对手频出,并且都是一年小升级、三年大改款、五年大换代的节奏下,到底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七八年前的设计买单?最为重要的是,C5现有的THP发动机参数不错,但这是2006年成功推出的产品;变速箱也一直是6速,而现在市面上9速也屡见不鲜;MCS大师级底盘服役了快10年了。关键技术的不更新,可能法国人执着地认为中国消费者仍是汽车“小白”。于是,C5完美地躲过了B级车的销量大爆发,却躲不过以5万元幅度的大降价来自救的结局。
火上浇油的是,去年,东风雪铁龙推出了更高端一点的C6,这款号称总统座驾的车型,国产后售价18.99万起,和C5的指导价格区间有了重叠,而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上,哥俩不分伯仲,外观设计上一脉相承,于是有了兄弟睨于墙。但是,受累于品牌知名度和营销手段的匮乏,两兄弟却不能共御外侮,C6近三个月的销量都是600来台,真真是难兄难弟。
现在东风雪铁龙C5“换代”了,官方指导价也下调了1万元,销量能否因此而拉升?个人感觉真的很难,尴尬仍将难以改变。而以目前旗下全部车型销量总和都未破万的窘境下,东风雪铁龙该反省的是,为什么起了个大早,却连晚集都快赶不上了。 白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