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平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容性不断增强。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包容性增长之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这段致辞,受到了与会嘉宾们的广泛关注。在他们看来,李克强总理的开幕致辞,就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这一世界性难题给出了“中国方案”。
中国之道深入浅出
不能因为走路崴了脚就怪地不平,不再往前走
“眺望远景,有一座青山,青山的表面遮了一层薄雾,我们在欣赏这幅图景的时候就联想到了当今的世界,这个青山就代表了世界的稳定性,人类的可持续性,人类文明的不可间断性,而这薄雾可能代表着世界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的因素。”李克强总理以青山和薄雾比喻世界的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并且强调“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够用稳定性来战胜不确定性”,这无疑是给全球经济注入了信心。
“不能因为走路崴了脚就怪地不平,不再往前走。”李克强总理在谈及全球化时表示,“我们愿同各国一道,致力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工业革命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包容性增长的美好未来。”
事实上,面对世界上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互利共赢,为全球合作提供包容性新平台。有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致辞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在回答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关于中国如何保持当前经济发展活力的提问时,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经济的体量与过去不一样,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10年前的2个百分点。我经常比喻一个小孩子翻跟头一口气可以翻十几个,但是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一口气能翻三四个跟头就很了不得了。
就在不久前,穆迪28年来首次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对此,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这么大体量的金融规模,去听一个小公司来评价,这对吗?就如同我们打篮球去听一个从来不打篮球的小矮个来评论球技。
开放包容行稳致远
新金融将以高速发展态势推演出一波又一波高潮
“李克强总理讲话中‘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这句话我印象最深。”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达沃斯论坛会议间隙表示,零售商业仍然是现代综合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零售商业对于就业的巨大带动作用,是互联网所难以比拟的。“我们开店之前,首先测算的就是能给当地带来多少就业岗位。我们所秉承的,不仅是‘文化、旅游、商业’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体验式商业模式,更希望通过企业发展,带动当地社会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包容性的。”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联席主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拐点上,技术和互联网已经不仅是连接,而是深刻地改造各个行业。未来以电动化、自动化、共享出行为基础的“交通3.0”将重新定义交通出行。
“前几年,我就曾在上海的陆家嘴论坛上预测手机支付在未来将取代现金,甚至信用卡,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远景’,但没有想到仅仅过了这几年,预测就已经将变成了现实。”汇付天下董事长兼总裁周晔在支付领域摸爬滚打20多年,亲历见证了科技对于行业带来的巨变,在他看来,新金融的价值,应当着眼于能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能否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高效,能否提升金融的普惠程度,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李克强总理提到‘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这句话体现出了管理层的监管智慧,新金融将以一个高速发展的态势推演出一波又一波高潮,而其中科技将起主导作用,这不仅需要来自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来自政府主管部门政策上的支持与呵护。”周晔说。
在ofo创始人、CEO戴威看来,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促进了共享单车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共享单车的发展,同时推动供给侧改革,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在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绿色出行”,包括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算法,以及推出ofo共享单车平台等,与其他科技创新企业一同,为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注入活力。
创新驱动共同繁荣
技术颠覆对中国CEO而言已经成为了“新常态”
科技创新是达沃斯论坛长盛不衰的焦点。但是也有人担心,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淘汰掉一批就业岗位。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否与就业、与“包容性增长”是背道而驰的呢?
埃森哲在达沃斯论坛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及开拓新的价值和增长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将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从6.3%拉升至7.9%,为中国经济提速1.6个百分点。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庄泉娘(Chuan Neo Chong)表示:“人工智能有潜力提振中国当前放缓的经济增长。当然,和任何推动变革的技术一样,我们应当正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各利益相关方应当在智力、技术、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方面做好准备,迎接人工智能引领的未来。”
报告发现,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激发经济增长。第一,它创造了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我们称其为“智能自动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第二,人工智能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将进行有力的补充和提升,提升员工能力,提高资本效率;第三,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研究显示,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表示:“人工智能将改变中国各行业的未来。要想充分发挥它的潜力,企业领导者需要将人工智能纳入到其发展战略中,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调整公司结构以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并更为创新地思考其运营和商业模式。归根结底,企业需要从采用新的工作方式,向开辟新的业务领域转变。”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27日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发布《中国首席执行官(CEO)2017展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CEO对企业增长前景乐观。调查显示,64%的中国CEO选择将创新作为未来三年的首要增长推动力。与去年相比,受到采用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以及新流程的推动,更多中国CEO预期其企业在未来三年会实现显著转型。
此外,这份调查显示,80%的中国CEO预计,技术创新会给他们所在行业带来重大颠覆。不过,他们将之视为机遇而不是威胁,并表示更愿意在市场上主动出击。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全球主席冯栢文(Vaughn Barber)表示,这些结果显示,技术颠覆对中国CEO而言已经成为了“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