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建议
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左妍
  人们常认为,只要运动了,就肯定会有健身作用。事实上,因锻炼方法不正确、运动选择不合适而把自己“练伤”的大有人在。对此,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苏佳灿为本报读者梳理了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强度越大健身效果越好

  突然大量运动,机体难以适应,会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浑身酸痛或引发老病,还可引起肌腱肌肉拉伤,很难坚持长期锻炼。此外,有人认为“强度大有助于减肥”,这也是错误的。因为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运动时间的长短,而不是强度。只有较缓慢而平稳的持久运动(如慢跑、走路等),至少要超过30分钟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误区】运动就是“痛并快乐着”

  一些运动初学者急于求成,认为疼痛恰恰说明了运动有效,要继续忍痛锻炼。事实上,人们在运动中如果感到肌肉或关节疼痛,应该立即停止运动。疼痛是肌肉或关节向人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如果忽视这种信号,继续运动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运动损伤,建议换一种运动方式或方法。

  【误区】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不能用出汗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运动前是否饮水对出汗也有影响,如果运动前大量饮水,会导致体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出汗多少也和环境有关,温度高则出汗多,温度低则出汗少。总之,出汗的多少是人体对外环境、内环境刺激后的综合结果,与锻炼效果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误区】骑车爬楼,“免费”运动人人能做

  爬楼、登山是一种锻炼大腿很好的方式,但这种活动并非适用于每个人。膝、踝关节有损伤和退变的人,下楼梯会对膝关节产生很大的冲击,因而不推荐膝、踝关节有病变的人采用这种方式。骑自行车对膝关节的损害相对较大,长时间骑行保持固定的姿势对脊柱也有一定的损伤。做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尤其慢性病患者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误区】晨练比晚上效果好

  其实,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黄昏是体育锻炼比较理想的时间,因黄昏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最适应运动时心跳血压的改变;黄昏时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

  【误区】 天天练不用热身

  平时跟着教练练,一定不会漏掉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整理。然而,大部分人都是自己锻炼,往往很容易忽视热身和整理。不热身的结果就是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运动前热身是让机体活跃起来,起到暖身、升温之用,使心率达到运动状态,是十分必要的;运动后还应适当放松整理,有助于让呼吸变得平静,加速乳酸消除,减缓肌肉酸痛,促进机体恢复。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公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全民健身热潮下 如何科学运动不伤身
刷步数朋友圈晒图 你在为谁做运动?
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选择更多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新民晚报新视界A07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2017-07-02 2 2017年07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