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原因最为重要
单身人口并不仅是没有结婚的人,也包括离婚和丧偶的人。日本单身问题到底有严重?据统计,到2035年日本将有一半人口单身。届时,有配偶人口为5200万人,而单身人口为4800万人,比老年人数量还多。根据2015年的统计,一辈子不结婚的男性约为23%,女性为14%。到2035年,预计每三名男性中就有一人终身不娶,女性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终身不嫁。
荒川和久认为,日本成为“单身大国”,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经济原因。统计显示,1991年后日本单身人口出现迅猛增长的势头,恰与泡沫经济崩溃时间点重合。
荒川认为,年收入和未婚率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男性收入越少越容易单身,女性则收入越高越容易单身,说明日本男性更愿意娶比自己收入低的女性,女性则更愿意嫁比自己收入高的男性。据荒川研究,年收入能否达到300万日元(约合18.2万元人民币)是日本男性能否顺利成婚的指标性数据。统计显示,年收入不足300万日元的男性在寻找伴侣时会十分困难。
此外,离婚率增加、一人一户情况增加,也是导致单身人口增加的原因。在日本,夫妇加孩子的构成被认为是“标准家庭”。到2035年,这样的“标准家庭”仅占全部家庭总数23%,而一人一户将占近四成。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日本的一人一户家庭数就已经超过“标准家庭”。
要组成新模式家庭?
不过在荒川看来,单身率一路走高并不一定是坏事。他以300年前的江户时代举例,当时生活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的男性约是女性人口的2倍,因此近半数男性终身未娶,而当时的离婚率更高达今天的3倍。但是人数庞大的单身人群催生了不少今天被认为是日本标志性的文化:为了让单身男性吃饱,江户人发明了寿司、天妇罗;为了给单身男性提供去处,江户有了屋台店、居酒屋;为了满足单身男性的精神需求,江户时代发明了浮世绘、cosplay和漫画前身的黄表纸……
荒川表示:“今后,无论是不婚者还是单身者,都一定会越来越多。我认为,应该不拘泥于婚姻这种形式,组成新模式的家庭。不生孩子也可以养孩子,生了孩子也可以给别人养,让全社会的成人来抚养孩子,我们需要导入这样‘扩张家庭’的概念。人生于世总要尽一些社会责任,单身的人也不能说顾好自己就不管别人了。不管单身还是结婚,成年人应该在共同抚养未成年人的过程中,建立关系松懈的新形式的‘扩张家庭’,这就是我的提议。”
鼓励生育成效不彰
组建“扩张家庭”仅仅是荒川的一家之言,对日本政府来说,提高生育率是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最新公布的一项政府调查结果显示,日本18到34岁的未婚者中,有超过40%的人没有性经验,高达70%的受访男性没有在谈任何形式的恋爱。这一结果似乎与外界印象反差很大,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口动向研究部部长石井太解释说,这正反映了日本人对生活的想象与现实间的鸿沟。“最终他们仍会选择结婚,不过由于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他们倾向于拖延结婚时间。因此日本人现在结婚较晚,许多人甚至一辈子不结婚。”
1994年至今,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包括延长产假、增设幼托机构、支持休完产假的女性回归工作岗位、提供教育贷款以减轻家长负担等。但这些政策由文部省、厚生省等不同部门实施,各自为政,效率低下。如何激发年轻人结婚生子的意愿,仍是最让日本政府头疼的事。 朱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