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酌减是什么意思?减多少?”
——在给孩子吃药时,许多父母都有此类烦恼。市面上大量药品说明书没有标注“儿童用法”“儿童用量”,只有模糊的一句“儿童酌减”。
“我们的‘减’不能随意,需要把药片研磨成药粉,精确每一份剂量,才能给低龄患儿尤其是新生儿用。可把缓释片、肠溶片磨粉,或把胶囊打开分次服用,都会影响药效。”
——儿科药师表示“儿童酌减”对他们来说也是难题。
“中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是12.9%,新生儿高达24.4%,分别比成人高2倍和4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北京医管局总药师赵志刚说。由于大量药品缺乏儿童用法、用量,儿童专用药少,儿童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
“目前市场上已批准上市的儿童适用药数量约1400多个,总体看,儿童用药品种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但存在着适宜剂型和规格缺乏、说明书缺少儿童药信息、儿童专用药品比发达国家少等问题。”
——国家卫计委药政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是政策不配套,监管和使用的相关制度缺乏衔接;二是临床试验过程风险大,影响新药临床开发;三是儿童用药市场化程度不高,药企利润低,生产积极性不高。”
——为何儿童专用药这么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边振甲说。
“都是宝贝,谁愿意拿自己的孩子做药品临床试验呢?这也是国际上困扰儿童药生产行业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临床试验的前提是与志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为其投保意外保险和必要的经济补偿,研发最大的支出就在于此。”
——有药企认为,想要完成临床试验数据收集,需要其他相关工作配套跟进。
“药品说明书信息缺乏或不全、内容模糊宽泛,让我们很困扰,即使想掰、想磨粉,都难以确定剂量。”
——有家长表示。
“一是我国对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管理规定不完善,包括无指导原则或指南、缺乏强制性;二是没有统一的模板对企业进行指导;三是由于药品未进行儿童临床试验,导致儿童用药数据缺乏,国内尚无可供企业、医院参考的‘儿童用药信息数据库’。”
——专家分析。
“为了鼓励企业生产儿童专用药,我国早已明确规定,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可以直接挂网采购。但目前有些地方仍要求儿童用药‘以最低价挂网,不得高于历史采购价’,企业当然不愿做亏本生意,结果造成没药可用,这也是儿童药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
“在新药研制的国家重大专项当中,已经把儿童药品的研发和加快审批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布局,财政部也给予大力支持,专门设立了重大专项的课题,研发和加快审批适合中国儿童使用的儿童药品。”
——近日,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针对儿童药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
“有关部门应及时总结用药经验及数据,整理形成用药指南,建立儿童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和临床数据库,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同时使药企能共享来自优势单位的数据等资源,使药品研发企业对药品标准心中有数,降低研发成本。”
——卫计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申昆玲
本栏编辑 黄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