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视角
作为一个最初从影视界出道的服装设计师,叶锦添这些年也参与了很多舞台剧的创作,其中包括苏州昆剧院的三本《长生殿》。说到这次和上海昆剧团的合作,叶锦添表示一则是因为很喜欢昆曲,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喜欢昆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知道上昆很好”。《红楼别梦》讲述的是宝钗的故事,叶锦添说,以往做《红楼梦》的设计都会关注林黛玉,“我自己也特别喜欢林黛玉,很容易投入进去,而宝钗,我一直没有尝试过投入她的世界。”
以前的很多艺术作品往往会把宝钗和黛玉来做一个比较。“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是宝钗,有可能会排斥黛玉这种人,但在戏曲里面,通常会注意黛玉,而很少注意到宝钗。”叶锦添说,当把宝钗变成主角的时候,会发现有另外一种味道,宝钗的复杂性也可以独立出来。叶锦添告诉记者,之前也讨论过《红楼别梦》中要不要出现黛玉的影子,但最后放弃了,现在的这个戏纯粹是从宝钗的角度去营造,甚至“连宝玉都算是个影子”。
“半旧”色调
虽然从曝光的宝钗大婚造型照来看,那一身红色十分华贵。但记者昨天在彩排现场看到,宝钗的大部分服装都是一种“半旧”的色调,略有些暗沉(见下图)。连十二钗的绿色裙装也同样有些灰暗,与传统戏曲服装的鲜亮、明媚有很明显的差别。叶锦添表示,传统戏曲以前很多在野外演出,也没现在的舞台灯光,只能“吊几个油灯”,所以戏曲服装大都颜色鲜艳,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但这些从现在的审美角度看来就很难被接受,甚至会被年轻人视为“异类”,把颜色做得“素”一点,才容易被接受。由于昨天的彩排是在上昆的练功房进行,灯光布景尚未到位,这些服装的舞台效果究竟如何,还要等明晚首演才能感受到。
戏曲的服装,特别是京剧、昆曲这样体系已经非常完善的剧种,戏装往往都有相当严格的规范,而小说《红楼梦》中对角色的服装也有很详尽的描述,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叶锦添表示,传统戏曲中其实戏装也有两类,一类是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乱搞”,但有些角色,比如神仙,比如一些特定的人物也会把历史或传说中这些角色特有的符号加进去。像贾宝玉这个角色,《红楼梦》原著中描写得非常详细,那些标志性的东西就一定要做到,而有些描写得不那么详尽的,就不必都依照原著中来设计了。
叶锦添过往的设计作品大都融入大量传统元素,但又不单纯是传统。说到这一点时叶锦添表示,想要走上国际舞台的话,传统的东西就不要原汁原味地拿出来,这样人家容易有“防备心”,“他们会很尊重你,但他们不会投入到里面,不会用感情来看你们的东西。用戏剧来讲,就是进不了你的角色。”但同时也不能“全球化需要什么我拿什么出来”,而是应该抓住民族文化中最有美感的部分用一种共通的语言来传达,“如果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保全你自己的东西,而他们也看得懂。”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