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运会中国击剑队副领队李兴林也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他曾是一名击剑运动员。1983年,从体院毕业成为学校一名体育老师,当时全国大学校园里几乎见不到击剑运动的影子,李兴林种下一个梦想——将这项“绅士运动”在大学生中普及。从仅有几人的兴趣小组,到渐渐有了一支击剑队,再到引入上海市男女击剑(花剑)队挂牌入驻;从没有装备、课程,无人知晓,到开设每年200名学生选修的击剑课、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无论从运动项目的专业发展还是育人功能上都取得不小的成绩。“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在各种比赛上获得的奖牌已经超过600块,其中金牌就有200多块。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王磊、仲维萍、张莹等也曾取得了中国击剑项目的历史性突破。”李兴林自豪地说。
李兴林指出,在大学里发展击剑项目,更注重通过击剑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击剑社团、击剑普修课、选修课也在学校铺开,每个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必须完成击剑课程的学分。“他们终将毕业离开进入社会,击剑不是一个学生的一切,而是通过这个能够锻炼大脑思维和身体敏捷性、又注重礼节的运动,传承绅士精神,锻炼心理承受能力,这些也是金融类专业人才非常需要的。”
据了解,目前学校还与上海市曹路镇龚路中心小学、浦东建平世纪中学、东辉外国语学校等多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并在上海市各区县有条件的中小学中,全面推进击剑试点合作办学,基本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体系。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