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科学家有新发现
有机磷中毒后遗症 有两种现成药可治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因接触有机磷化合物而中毒,重则要人性命。同样可怕的是,多少年来,有机磷致迟发性神经病(OPIDN)的致病机理始终成谜,因而无药可医、无法可治。上海科学家打破这一僵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不仅解开了OPIDN的主要致病机制,而且证实两种已上市的现成药物可有效抑制有机磷所致神经损伤。

  有机磷,是很多杀虫剂、除草剂和神经性毒剂的有效成分,在工业上亦被用作添加剂等,还是用于自杀的常见毒物。

  通过摄入、皮肤接触、吸入等多种方式,人都有可能摄取有机磷。有机磷急性中毒可导致病人死亡,原因是人体内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酯酶的蛋白活性被抑制,临床上目前对此已有成熟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然而,部分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在急性中毒缓解后,还会发生严重的神经损伤,临床症状以肢体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性步态和瘫痪为特征,这种“怪病”被称为有机磷致迟发性神经病。历史上,美国、法国、印度、摩洛哥等国曾发生多达5万人的流行病学意义上的OPIDN爆发,最近一次大流行发生在1990年的中国,数百人因食用有机磷污染的面粉而致神经损伤。科学家们迫切想要探明OPIDN的发病机制,进而找到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在这项由中外科学家共同参与的研究中,科研人员第一次“锁定”OPIDN的主要致病机制——有机磷致TRPA1通道激活。TRPA1是一种可以通透钙离子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被低温、机械刺激等激活,参与冷感受、咳嗽、哮喘和疼痛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治疗神经性疼痛和过敏性哮喘的药物靶点。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筛选出两个已上市药物,可通过抑制该通道缓解OPIDN的症状和病理损伤。众所周知,从靶点确证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过程。为尽早造福病患,研究人员尝试从已上市药物中发现具有治疗效应的分子。他们发展了一套基于全自动电生理的TRPA1通道检测方法,从近3000个已上市药物中找到多个“候选人”,并证明其中两个药物——即“度罗西汀”和“酮替芬”,可有效抑制有机磷所致的神经损伤。度罗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物,而酮替芬是一种治疗哮喘的抗组胺药,两个药物均已在临床长期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为紧急情况下治疗有机磷中毒致神经损伤提供了潜在的选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32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养生/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国家队里“上海小囡”占半壁江山
为战士送祝福
有机磷中毒后遗症 有两种现成药可治
近视手术存在认识误区
国画小子开微店 收入投进公益梦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有机磷中毒后遗症 有两种现成药可治 2017-08-02 2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