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中的空调
叶兆言
  叶兆言

  记忆中的空调,最初叫作“冷气”。小时候,它和家庭没关系,酷热的夏天要享受,你得去电影院。不是每家电影院都有冷气,也不能天天看,看电影是快活一时,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你还得继续受罪。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没有空调的岁月,对付炎炎夏天,只能一个字,熬。

  空调之前的防暑工具是电风扇,这玩意在我小时候是奢侈品,一般人家也不会有的,有也舍不得多用。“文革”后期,我高中毕业去工厂当工人,厂里有电风扇,也就是土制的通风机,用马达自己改装,风很大,专门给机器降温。人对着吹,有些吃不消,老师傅的办法是用两台电扇对着吹,风力在无形中便化解了。

  还是在“文革”后期,我们家有了一台电风扇,当时要开后门买,记不清托了什么人,反正相当稀罕,是大院中的第一台家用电扇,很多人闻讯过来参观,看了都非常羡慕。记忆中也不怎么用,人来了,大家对着吹一会,然后就关了,谁还能没事总坐在电风扇边上。

  可能年龄原因,小时候并不是很怕热,大家都出去乘凉,我便躲在房间里看书。然后是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家里开始有了彩电。彩电给人的记忆,永远都在没完没了放电风扇广告,长城电扇,骆驼电扇,铿锵音乐配着很做作的广告词,非常时代特色。

  家用空调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悄悄进入家庭,悄悄两个字很写实,不是说你有钱就能享受,要供电局批准,要有行政级别。我父母刚好够格,请人打报告,单位打证明,又托人去供电局盖章,好不容易批准,再去商场购买。

  帮父母去买空调,顺便也为自己的小家买了台窗式空调。当时明知道私自安装,属于违法,可是营业员不当回事,说什么违法不违法,我们能卖,你们就能用。于是也就心动,心想干吗不冒次险呢。我这人一向遵纪守法,不按照规定私自安装空调,成了人生中的不良记录之一。

  好在住一楼,有个小园子,装了空调,别人也看不见。没有朝阳群众检举,享受一天是一天。那时候电压不稳定,空调经常启动不了,必须在用电高峰到来前,先把空调打开。就这样,悄悄地享受了两年,违法有违法的快乐,很快空调开始多起来,违法成了普遍现象,必须要供电局盖章才能安装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再往后,家家都有空调。再再往后,不是家家都有空调,是一家都有几台空调。

  没有空调的日子,突然变得很遥远,尽管事实上它并不遥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记忆中的空调
回望燕南园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理发的事
两姐妹(油画)
打油杂咏(两首)
青岛迎宾楼(钢笔画)
星空无垠 矢志求索
“偷懒”的评先评优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9记忆中的空调 2017-08-06 2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