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科学聚力,喂爱前行”倡导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科普教育发布会在本市举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在会上表示,妈妈是母乳喂养的核心,但并不是唯一的责任人。为了把母乳喂养坚持下去,社会、政府、学术界、各企事业单位、家庭、大众媒体等各方都是支持母乳喂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携起手、共承担,才能提高全国的母乳喂养率,达到《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提出的2020年实现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50%以上的目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出生后6个月,且在适当添加辅食的同时可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以上。与此同时,乳母膳食及营养需求也不容忽视。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主任委员汪之顼教授提出坚持母乳喂养应关注母亲营养的观点。在哺乳期,乳母每天能量需求量高于普通成年女性500千卡,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甚至高于孕期。“坐月子”时的饮食可能使母乳摄入过高能量;减少蔬果的摄入可能导致乳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在乳母营养素缺乏的状态下有降低乳汁质量的风险;另外,月子后即恢复普通饮食也会影响母乳喂养的持续。
荷兰纽迪希亚研究中心Bernd Stahl博士认为,母乳中的诸多成分因人而异,如母乳低聚糖及母乳中的细菌个体差异与膳食的直接关系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毋庸置疑的是,母乳喂养不仅是母亲向婴儿提供营养、提供保护的过程,母婴互动在母乳成分、情感行为上都会对婴儿的未来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柏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