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健康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湿易致夏泻 饮食要“温软淡鲜少”
朱凌宇
  夏季之所以容易罹患胃肠疾病,中医学认为是“暑”“湿”二邪所主导的。

  暑邪致病有鲜明的节令性,其特点有三: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多夹湿。表现为发烧、烦渴、四肢困乏、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苔黄腻等。

  “湿邪”还可细分为“内湿”和“外湿”,它们又都和“脾胃”的关系很纠缠。暑邪喜欢夹杂着“外湿”侵犯人体,而湿邪又比较喜欢困脾,导致脾胃虚弱,而脾胃虚弱又容易生湿邪,即“内湿”,新产生的湿邪又进一步困脾,导致脾气更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夏季应当设法避免“暑”“湿”二邪的侵扰,适当健脾。中医食疗上建议食用鲫鱼、黑鱼、淮山药、莲子、扁豆、薏苡仁、绿豆等。

  为了预防夏季肠道疾病,饮食上还要遵循“温、软、淡、鲜、少”的五字原则。温,就是不要过分贪食冷饮,常温的食物比较容易被消化。软,就是食物要柔软,烧烤、煎炸类食物不容易消化,清蒸或水煮的食物反之。淡,即“清淡”,减少高脂食品的摄入,如动物内脏、五花肉等等,而新鲜蔬菜、瘦肉、鱼、鸡蛋等则比较可取。鲜,当然是指饮食要新鲜,剩饭剩菜少碰为妙。少,少量多餐之意。控制好进食量,不宜过饱,不让胃肠超负荷。

  朱凌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放疗利器不该被忽略
“心脏焦虑”还需“心”药医
暑湿易致夏泻 饮食要“温软淡鲜少”
维护乳腺健康,你需要补齐哪些“短板”
广告
新民晚报健康养生/康健园A28暑湿易致夏泻 饮食要“温软淡鲜少” 2017-08-06 2 2017年08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