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健康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频发腹泻可能是炎症性肠病作怪
潘嘉毅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反反复复拉肚子,是很多人在夏季的烦心事。腹泻频发难道都是盛夏贪凉、疏忽饮食卫生惹的祸?其实有一种闹肚子叫做“炎症性肠病”(IBD),极有可能是它在作怪。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冉志华教授详细解读了此类疾病。

  腹泻便血背后另有“黑手”

  冉志华教授介绍,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和肝胆等肠外表现,好发于20-49岁之间的人群。

  克罗恩病则可影响到消化道任何部位,表现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包括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18-35岁的年轻人是此病的高发群体。

  冉教授表示,当前炎症性肠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涉及到基因、肠道微生物、环境因素及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反复的腹痛、腹泻、严重时出现便血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事实上,IBD在临床上的误诊漏诊并不鲜见。由于炎症性肠病常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不少患者甚至医生都把它解释为“慢性肠炎”。对于克罗恩病患者而言,如果发病位置处于回肠末端,还容易与阑尾炎混淆,从而延误了IBD的及时诊断与对症下药。

  正因为IBD极易与其他常见肠胃病混淆,冉教授提醒大众更应留意IBD的早期病兆。与普通腹泻相比,溃疡性结肠炎较为明显的特征是“黏液血便”;如果有青年朋友连续6周腹泻,且每天超过3次,伴腹痛、消瘦,特别是有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瘘),就应警惕是否患上了克罗恩病,需及早前往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积极治疗+自我管理=病情可控

  炎症性肠病属于终身会复发的慢性疾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治愈IBD,但通过科学正规的治疗可以控制。冉志华教授指出,药物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首要选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诱导疾病缓解,防止症状复发,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出现,使得中重度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大为提升。患者及早诊断治疗,生活质量可获得提高。只有当出现肠梗阻、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及肠道癌变等并发症时,才需要外科治疗。

  作为一种与胃肠道相关的慢性疾病,IBD也需要患者平日注重自身的疾病管理,尤其是饮食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策略也是控制IBD发展的重要手段。IBD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需维持多样化的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食多餐,限制摄入含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麦麸、燕麦等全谷物。另外,开展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病情改善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潘嘉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夏季频发腹泻可能是炎症性肠病作怪
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
产后尽早开展盆底肌训练
立秋食疗宜养肺补肺
全口服方案推进“消除丙肝”可行性
广告
新民晚报健康养生/康健园A28夏季频发腹泻可能是炎症性肠病作怪 2017-08-13 2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