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五十多年前的市北中学同学
冯杰
  文 / 冯杰

  上了年纪的人,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回忆过去的岁月。前些日子,我偶然翻到市北中学60届高三(5)班毕业照。虽然脑海中同学的形象已经模糊,好在照片背面注有同学的姓名。他们是:张玲娣,庄震坤,郭英,徐毓秀,陈微,王林珍,程再春,石熙春,刘素兰,张祥宝,郑元璇,楼承嗣,陈连均,裴学和,董荣华,周成业,胡伯康,徐仲芳,陈云波,徐正明,吴怀华,冯须富(即笔者读高中时的姓名),张少祥,吕家福,乐国章,孙世范,祝继庆,曹为民,李行,王国华,贝光宙,张禹卿,袁桂秋,汪锁根,姜根林,严锡祥,向国樑,徐昭光,孙荣根,王文飞,詹闲良,陈克明,傅禄华,李伟达。

  1960年高考录取率好像相当高,我们班同学大多进入各类大学。大学那几年,处在同一城市不同大学的高中同学常走动。外地同学寒暑假回到上海,彼此间看望也很多。

  1965年我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一个叫“青海矿区”的单位。没有具体地址,只告诉我到西宁某某地方报到。

  到单位后,第一课就上保密教育,有个八不准的规定: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打听的不打听,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对外通信也有特别要求,一律采用信箱。一旦违反保密规定,轻则受纪律处分,重则判刑。我们的老院长邓稼先当初调入时,他爱人问他:“调到什么单位?”“不能说。”“调到什么地方?”“不能说。”“干什么工作?”“不能说。”以致邓院长的孩子问妈妈:“我爸又到哪里去了?”回答是:“到信箱里去了!”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渐渐知道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我们日常研究的对象是高浓度的固体铀-235和铀-238,作为一个核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当然知道这些材料是干什么用的。这在当时可是一项顶尖的国防科研,关系到国家安危。周围从事科研工作的同事,清一色来自全国著名大学:中科大、清华、北大、哈军工、复旦、交大、南开、南大、浙大……

  “青海矿区”保密措施十分严格,每个工作区工作证都是不一样的,此区绝不可以到彼区去。相互之间不可以探问对方的工作情况,即使是夫妻之间也必须对另一方保密。探亲回厂时只能买车票到西宁,到西宁后再买到矿区的火车票。

  后来我们知道,工作的地方叫“金银滩大草原”。金银滩三面环山,西面与青海湖隔山相对,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王洛宾先生那首著名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就出自金银滩大草原。上世纪50年代有部电影,好像片名就叫《金银滩》,因为核基地的建设,这部电影也停止放映。

  现在“青海矿区”已辟成旅游景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盖有纪念馆。纪念碑上镌刻着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题字:“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我在“青海矿区”工作期间,由于事业的特殊性,与大多数高中同学中断了联系。1969年3月,在黑龙江省珍宝岛爆发了和苏联的武装冲突,苏方密谋对我国实施核打击。国防科委指示:我国第一个核基地是根据苏联专家意见建于青海草原,从战略观点考虑,应以最快速度,抢在敌人发动战争之前向三线转移。于是,1969年11月我们从青海草原转移到四川地区。我所在的研究所搬进了深山老林。从山口到大山腹地厂区有几十公里,进出厂区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为了加强隐蔽性,所有建筑物屋顶全部涂成黑色。

  从青海向四川转移的过程中,出了一些事故和差错。上级部门调来大批干部和复原军人,进行军事化管理,职工全部集中生活,夫妻分开,男女分开,不准回家,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早上出操,晚上点名,整天就是“政治”学习,背靠背揭发检举;对每个职工的家进行抄检,有的重点人员家还翻抄了几次,翻箱倒柜,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职工个人信件全部开封检查。1971年9月中旬后,这场运动才不了了之。

  出于明哲保身,也为不牵连同学,此后我就再没有和高中同学联系。当时国家规定单身职工只有两星期探亲假,双职工没有探亲假,我很少有机会回上海。加之那时交通和通讯相当落后,人与人的联系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便捷。

  几十年过去,如今我退休定居上海。每每看到、听到周围的人或小辈们去参加同学会,就会问自己:“我的高中同学在哪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道路、居民区发生巨大变化,按当年记忆上门寻找昔日的同学谈何容易!通过市北中学校友会,我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几位。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杳无消息。为此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借此找到更多的高中同学,以慰多年思念之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寻找五十多年前的市北中学同学
青山无限好
老年人网购要悠着点
关键时刻显大爱
老人老话(六十八)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A30寻找五十多年前的市北中学同学 2017-08-13 2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