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纷纷试水竞争
7月初,阿里巴巴在造物节上试水无人超市“淘咖啡”。随后,乳业“大佬”伊利宣布,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无人便利微店。娃哈哈也将试水无人智能便利店,目前正在杭州挑选5个地区试点投放。8月8日,天虹股份的第一家无人超市在深圳落地。苏宁的“无人店”则将于8月底在南京开业,并将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复制……
RFID射频识别、智能监控、云客服、在线支付……这些技术手段早已不是新鲜事,目前的无人超市已经可以做到对物的识别、对动作的识别、对人的识别,但如何面对更大客流量、更复杂商业场景,仍是无人超市的技术难题。
无人零售将抢走饭碗?
假如“无人超市”真的得到全面普及,会带来什么?造成大面积失业,成为人们首当其冲担心的问题。超市的收银员、导购、安保等未来都将丢失他们的饭碗?
但天猫“无人零售”负责人应宏认为:“不仅不会降低就业率,反而将催生更多新工种。”他表示,尽管超市收银员等工种会消失,但同时也会催生新工种。“如智能物流管理员、智能仓库拣货员、数据分析师等等,这些更可持续优化的新工种将成为新零售时代下最紧缺的岗位。而换句话说,无人零售店虽然取代了收银员等前台机械岗位,但却催生了更多智能化的后台岗位,更有意思的是,在技术足够成熟的情况下,未来店员甚至可以在家上班。”
零售商业或趋于两极
此外,无人超市是否会取代传统渠道,无人的购物环境是否会造成社交问题等,都是无人零售身处风口浪尖必须面对的问题。
苏宁云商IT总部执行副总裁、苏宁技术研究院院长向江旭认为,无人店本身是新生事物,但是它不会完全取代线下所有店的形态,它是针对某些品类、某些位置、某些特定的客户人群提供的无人服务。
事实上,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无人超市最核心的卖点,并不是没有了人工成本,带动商品价格下降,相反技术成本并不低,而是智能化实现秒结算,让消费者购物不用再排长队,方便市民的购物生活。
有专家表示,未来的购物场景或许将走向两极化。“假使无人超市真的充分得到普及,则意味着‘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度标准化和程式化的体验。与此同时, 必然会有商家推出互动性更强,购物过程更新奇、更有趣、更充满情感的商业模式,这就是体验经济。”
本报记者 张钰芸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