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与其在大洋彼岸枯坐冷板凳,还不如在CBA得到扎扎实实的磨炼更实在,小丁的选择更明智对他自己也更有利。
不重虚名重实际
今年夏天,丁彦雨航曾代表小牛队征战了11场NBA夏季联赛,他场均可以贡献6.9分2.6个篮板1.1次助攻,虽然屡有亮眼表现,但是并没能完全打动小牛队。近日,小牛队正式邀请丁彦雨航前往美国,跟随该队继续训练并再次进行考核。换句话说,小牛有可能为小丁提供一份正式合同,但这需要他通过训练进一步打动球队,而实际上最大的可能性,是小牛用一份“双向合同”签下他。如果接受了这份合同,意味着丁彦雨航大多数时间将在NBA下属的NBDL(NBA发展联盟)训练和比赛,并且在薪水方面与山东男篮提供的相比大幅缩水。
如果丁彦雨航能够获得一份保障合同,能跻身小牛队15人大名单,他自然会选择登陆NBA。因为只有得到正式合同,才算是球队大名单里的一份子,才更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表现,获得主帅的信任和更多的上场时间,乃至最终争取进入球队常规轮换阵容。但如果只是一份“双向合同”,这无疑是小丁不能接受的,因为“双向合同”球员转正可能性很小,没人能保证小牛一定会把他从NBDL里“捞上来”。
小丁不愿接受“双向合同”,并非是没有勇气去尝试和挑战,而是基于风险评估后所做出的明智决定。面对难以适应的环境以及相对边缘的角色,他选择再准备一年无疑更稳妥,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NBA是我的梦想,我从未放弃。但与其为了名声去NBA待一个赛季,不如踏踏实实再努力一年,争取为山东拿一个总冠军。”
推迟一年更有利
年轻的丁彦雨航今年才23岁,在有过征战NBA夏季联赛经历的基础上,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接下来会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为将来再次冲击NBA做最充足的准备。
在NBA夏季联赛期间,丁彦雨航在攻防两端都表现出了积极性,但在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上,他相比欧美球员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中投篮的稳定性就是一个亟待加强的环节。值得一提的是,丁彦雨航在山东队和国家队都是打小前锋的,而随着NBA“小球风潮”的盛行,身高2.01米的他在小牛时经常会被安排到大前锋位置上,这更凸显了他身体对抗方面的薄弱之处。
并未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丁彦雨航决定留守CBA、推迟一年再向梦想发起冲击。上赛季,小丁夺得本土球员MVP。如果他能在下赛季的CBA延续优异表现,甚至为山东男篮赢得总冠军,无疑将为他明年争取一份NBA正式合同增添更多筹码——今年加盟火箭队的周琦,也是在为新疆队夺得上赛季CBA总冠军后才得到NBA合同的。
在山东队,丁彦雨航的作用几乎比外援还重要,他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来磨练和提高自己,而不会沦落到在NBA甚至NBDL联赛里充当边缘人的地步。所以目前主动选择停下冲击NBA的脚步,对于小丁而言并不是一个糟糕的选择,更不意味着梦想的终结,反而是一个以退为进的务实选择。
本报记者 李元春
相关链接
何为“双向合同”球员
双向合同是NBA新劳资协议下的产物,每个球队的大名单为17人,也就是15+2的配置。15人就是传统中常规名单里的球员,而另外2人就是签下双向合同的球员。双向合同其实是球员与NBA球队下属的NBDL球队所签署的合同,NBA规定,双向合同的球员在NBDL打球时,年薪按7.5万美元计算,而一旦进入NBA球队激活名单,则参照无NBA经验底薪球员,按打球场次计费。
一名球员在接受了双向合同之后,需要经常往返于NBA和NBDL之间,简单来说就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临时工。而根据规定,一旦双向合同的球员在NBA时间超过45天,则相关NBA球队必须要给出一份正式合同来留住这名球员,通俗地讲就是“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