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交响乐团亮相琉森音乐节~~~
上海交响乐团亮相琉森音乐节~~~
上海交响乐团亮相琉森音乐节~~~
上海交响乐团亮相琉森音乐节~~~
     
2017年08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交响乐团亮相琉森音乐节
世界顶级音乐节听到“中国声音”
徐翌晨
  9:00上午首发

  北京时间今晨,80年历史的瑞士琉森音乐节迎来了首支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见上图)。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在这个顶级世界音乐节上发出了“中国声音”。这也是上交此次欧洲巡演四站中的第一站。

  上交96人组成的演奏队伍于琉森音乐节上亮相的第一支曲子,是由出生在西伯利亚的犹太裔作曲者阿龙·阿甫夏洛莫夫于1934年创作的交响诗《北平胡同》。创作此曲时,作曲家已在上海生活了5年,曲子是他对于曾经生活过的古老的北京城(当时名为北平)的声音和景象的回忆。乐队用“中西交融”的乐器组合,描摹出一幅幅发生在胡同里的生活情景,在街头小贩的叫卖声、走街串巷的理发师和磨刀工的揽客声中,古城逐渐醒来,接下来是几段京剧曲调,在一段由寺庙的宁静启发的缓慢而深沉的音乐过后,作品进入高潮,最后回到平静的开头气氛,代表黄昏降临。有趣的是,在中国最后的3年里,作曲家还指挥过当时的上海交响乐团。

  除《北平胡同》外,上交还接连献上了两部经典之作:与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联袂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阐释出世界语言的中国表达。

  音乐会前,琉森音乐节总监迈克尔·海弗里格接受记者采访“琉森音乐节是全球最好的音乐节之一,我们只邀请一流的乐团登台于此。我们知道上海交响乐团有着超过百年的历史,也是最能代表上海这座城市深厚文化根基以及文化传统的(一个团体)。我相信今晚的观众都会喜欢这场音乐会,因为他们能在这里更好地感知中国文化。”音乐会后,他又来到后台,表达了自己听了音乐会后的震惊,表示希望和上交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表示:“能够站在琉森音乐节的舞台上,用音乐这个全球通识的语言,和世界观众进行亲切的对话,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行之有效的方法。”  特派记者 徐翌晨

  (本报琉森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51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让“赛先生”走红荧屏
爱科学有前途
沪版《阿依达》倾倒德国观众
世界顶级音乐节听到“中国声音”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7世界顶级音乐节听到“中国声音” 2017-08-21 2 2017年08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