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一路领先
今年的国产电影必提《战狼2》。上周六下午,《战狼2》票房正式突破50亿元大关,将国产片最高票房纪录又推上了一个台阶。直到目前,该片的票房仍势头不减。这部纯国产电影,已迅速进入全球电影史票房排行前100名,这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席,而且是前100名里唯一的一部非好莱坞电影。
“国产电影保护月”一般为每年的7月到8月之间,也是暑期放假观影的高峰期。而今年7月初,《变形金刚5》并没有全面下线,大热IP电影《神偷奶爸3》更是迎头撞上国产片保护月,于7月7日在中国上映。而正当大家担心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将惨淡收场时,暑期国产佳作的大爆发却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初步统计,截至6月30日,2017上半年内地电影总票房为271.7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104.60亿元。而据网媒最新数据,7月1日至8月21日不到两月的时间里,内地票房已达到109.48亿元,国产票房约占95亿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国产电影已完成了前半年90%以上的成绩。7月1日至今上映的国产电影中,包括票房已达51.74亿元的《战狼2》在内,共有13部国产电影票房破亿元。而放眼2017整个上半年的41部票房破亿影片,国产电影总共只有17部。虽然看上去“保护”力度好像有所下调,但效果并未打折。这也侧面证明了高质量的国产电影迎战进口电影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诠释“中国电影”
今年国产电影的成功,单从票房已可以看出,但成功却不能完全以票房来论。虽说大卖的电影一定是好电影,但好电影不一定都大卖,非类型片的质量也是衡量国产电影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比如《闪光少女》,在这一个多月的国产片潮中有点“叫好不叫座”,但这部排片不多的电影却让观众改变了对国产电影的偏见。与《战狼2》同期上映的《建军大业》虽然票房稍逊,但质量过硬,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无论是独辟蹊径将中国民乐和“二次元”文化结合的《闪光少女》,还是主旋律之作《建军大业》,这些作品都与大热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非类型”电影将中国文化融入了电影艺术。它们的成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行业自成一派的未来之路。
“好看”才能涨粉
很多人认为,在国产片保护月里,他们“只能选择国产片”。但实际上,观众手中的选项未必是“国产”或“好莱坞”,而是“好看”或“不好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排片率虽不错,上座率却不到20%,影星粉丝“锁场”的负面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观影人却骂声一片。该片显然没有珍惜国产电影保护月这样的大好机会,低估了观众的判断力。中国观众不会为电影的娱乐地位买单,只为作品的质量买单。国产电影保护月这种形式的聚焦并不是“美颜相机”而是放大镜,国产片保护月里的国产片,优缺点会被同时放大。观众多,好片自会名声鹊起,而烂片则不可能逃过被轮番批判的结局。“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说保护月是国产电影的推手,那么它实际上也只推得动质量过硬的良心作品。
换言之,国产片保护月只是给国产电影提供了一个冲破偏见的机会。 见习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