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后,年逾七旬的德国老太太阿代勒来到剧院后台,她拿出厚厚一本剪报簿,上面贴满了1939年到1947年间,上海交响乐团在兰心大戏院演出的公开报道、乐评以及节目册,从照片上看,当年的演奏员来自世界各地。这些泛黄的纸张,见证着上交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原来,阿代勒的父亲弗迪纳德·阿代勒在1939年到1947年的8年间担任上海交响乐团首席乐手,当时他才三十四五岁。上交音乐总监余隆说,上交档案里的工资单上至今还可以查到这位首席乐手的名字。余隆热情邀请这位70年前的上交家属,在2019年上交建团140周年时回到上海,看看父亲曾经工作过的乐团和曾经演出过的兰心大戏院。
阿代勒1945年出生在上海,1947年随父亲回到家乡维也纳生活,父亲于1952年去世。现居库夫斯坦恩小镇的阿代勒,近日从报纸上和街上的张贴画上得知上海交响乐团要来蒂罗尔演出后,就想着一定要来,“我没有想到上海交响乐团会到我身边来演出。”她带来的这些珍贵的剪贴资料,都是母亲当时在上海细心收集的。
她感慨地告诉记者:“今天,我坐在观众席上听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时,就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父亲给我说过的许多关于上海的故事。小时候我曾看我父亲拉琴,今天看了上交的演出,让我想起了父亲。”她表示,这些资料,将来可能会捐献给维也纳当地一个博物馆。
上交团长周平为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拍了374张照片,准备带回上海保存研究,因为上交百余年的历史,有着与国际的共通性。
特派记者 徐翌晟
(本报今日蒂罗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