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用4组小鼠做对比实验,第一组肠道菌群正常,第二组肠道无菌,第三组幼时肠道无菌、成年后正常,第四组幼时正常、成年后肠道细菌遭杀灭。结果发现,与肠道菌群正常的小鼠相比,肠道无菌小鼠有明显的焦虑、社交和认知障碍以及类似抑郁行为。
肠道无菌小鼠的大脑杏仁核和前额皮质中微核糖核酸水平迥异于正常小鼠。微核糖核酸失调或功能障碍被视为压力相关精神紊乱、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发育异常的潜在因素之一,其水平变化影响焦虑行为。
研究还发现,幼时肠道无菌、成年后正常的小鼠,杏仁核和前额皮质中微核糖核酸水平有所恢复。幼时肠道菌群正常、成年后肠道细菌被杀灭的小鼠,大脑微核糖核酸水平与肠道无菌小鼠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