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引领学校理念更新
华东师大三附中始终秉持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坚持科学的态度,在教育理念上不断更新创造发展。学校在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新有效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并结合“新基础教育”理论先后提出了课堂教学“八大关注”“十六问”,提升教师“三种能力”,课堂教学“四个一点”,把握教学“五个环节”等教学指导思想,鼓励每位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把“让师生获得生命的真实成长”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并通过每学年课题成果评比的方式提炼和巩固这些教育教学理念。
在高考新政背景下,学校提出了《“两力”助推学校转型发展》等全校性课题,积极倡导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和岗位进行研究和实践,并撰写成论文,实现教师在高考新政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的整体性提升,推动了学校的转型发展。
制度建设 引领管理日趋完善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鼎力支持下,学校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改革创新,所形成的“成事中成人”的办学理念、以理治校的办学策略和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管理成为学校办学思想的亮点。
学校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理念,着力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形成了班主任培训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及与合作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干部的新模式,所形成的温馨班级建设、班规建设、学生生涯辅导课程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新亮点。学校着力探索教学改革思路,所形成的一组一课题、对话课堂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通过教师培养三大工程,强化校本培新,促进了教师群体的理念更新、风格形成和专业成长,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新的提升。
学校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章程》的制定,成为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依据,所形成的会议管理制度和工会主席直选制度等,使学校依法办学更加完善。
课程建设 推动教学改革深化
在高考改革新要求下,华东师大三附中以高中各学科为基点进行纵向、横向的拓展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潜能,掌握双基、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为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始终致力于高中课程的丰富和完善,更加着力于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建设,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深化。
学校以课程统整的理念,推进三类课程的整合工作,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数理科技、艺术体育、学生自主探究等“5大课程”,共计24个模块;以特色多样化的要求,推进学校科技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完善生物兴趣探究、天文兴趣探究、数理兴趣探究、化工兴趣探究等“4大项目兴趣探究小组”,共计19个模块课程;以整合资源的理念,推进学校多样化的课程建设,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拓展学生视野,组建学生三大校外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自由选择的课程资源。
为保障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检查,同时建立课程的评价制度和保障制度,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配套建设了与课程实施相匹配的实验室、专用教室和教学师生活动场所。
“两院”建设 促进特色多样发展
近年来,华东师大三附中积极探索并确立了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多样化高中教育,分别成立金山光启创新学院华三分院和华东师大三附中人文书院,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实现了一体两翼,均衡发展。
“金山光启创新学院华三分院”是区域学校中第一家专门为推进创新教育而成立的培育平台,先后成立了生物、天文、机器人等六个项目兴趣探究小组,建立了创新教育的保障制度和评价制度,新建了多个创意教室,所设三大课程均得到华师大和诸多著名研究机构的支持,成为三附中科技教育的品牌。
人文书院一经成立就确立了“云人文,学无界”的基本理念,不拘一格探索人文教育的新模式,所设置的五大课程模块和经典诵读、演讲辩论赛、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华三人文教育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