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8家昆曲院团联手打造“大师传承版”《牡丹亭》
~~~8家昆曲院团联手打造“大师传承版”《牡丹亭》
~~~8家昆曲院团联手打造“大师传承版”《牡丹亭》
~~~8家昆曲院团联手打造“大师传承版”《牡丹亭》
~~~8家昆曲院团联手打造“大师传承版”《牡丹亭》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26个杜丽娘相约“回家”
8家昆曲院团联手打造“大师传承版”《牡丹亭》
王剑虹
■ 25岁的昆剧新秀刘煜
■ 82岁高龄的昆剧名家柳继雁
  3年前曾在京沪两地连续刷新昆曲演出票房纪录的大师版《牡丹亭》将再次“扩容”,10月4日至7日、12日至15日,全国8家昆曲院团以及香港、台湾等地京昆表演团体的26个杜丽娘、11个柳梦梅、6个春香、4个判官、4个陈最良、2个杜母将齐聚昆曲的故乡——昆山,共同演出上下两本、四轮,共计8场的“大师传承版”《牡丹亭》,共有55位名家名角和新秀参与演出,其中最年长者为82岁高龄的柳继雁,最年轻者为25岁的刘煜,年岁相差半个多世纪。

  阵容空前强大

  这一演出的策划缘于庆贺全国最年轻的昆曲院团——昆山当代昆剧院成立两周年,昆山当代昆剧院特意打造了此次“昆曲回家”活动,在大师版《牡丹亭》的基础上集结全国昆曲界老中青三代演员。原本在大师版《牡丹亭》中扮演杜丽娘的张继青、沈世华、张洵澎、梁谷音、王奉梅、胡锦芳等,扮演柳梦梅的蔡正仁、岳美缇、石小梅,扮演陈最良的陆永昌,扮演石道姑的刘异龙以及扮演杜母的王维艰等将悉数登台。此外,柳继雁、张静娴、张世铮、张铭荣、赵坚5位深受戏迷热爱的老艺术家也将加入此次“大师传承版”的阵容。“大师传承版”《牡丹亭》还汇集了一批各昆曲院团的中坚力量和青春靓丽的新秀,北京国家京剧院青衣演员刘铮、香港地区京昆名票邓宛霞以及台湾地区国光剧团的小生温宇航也将加盟此次演出。

  据介绍,四轮8场演出的演员阵容各不相同,每本各出都由不同演员担任主演,并无重复。也就是说,哪怕你连看8场,也不会看到同一个演员第二次演出同样的折子。

  搭档看点不少

  除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员阵容外,各组不同演员搭档的看点也不少。除了一些观众们熟知的“舞台情侣”外,还有不少从未搭档过的“新配”。作为上本中的经典折子戏,《惊梦》的戏份虽不重,但生旦间细腻的互动却颇有看头。这次,《惊梦》的四对“杜柳”各具特色。曾是北昆同事的魏春荣、王振义曾是舞台上的“一对”,但自王振义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工作后,两人却很少合作,这次,他们将再度携手。香港名旦邓宛霞少时拜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为师,是香港的首位“梅花奖”得主,这次将与俞门师兄蔡正仁同演《惊梦》。张静娴是上海戏校“昆二班”中目前唯一还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已有二三十年没有在舞台上粉墨登场演出《牡丹亭》的她,这次将携手老搭档岳美缇再演《惊梦》,最年轻的一对“杜柳”罗艳、施夏明则是首次合作《惊梦》。

  昆曲分南北,各有各的戏路,也各有各的表演风格。这次“大师传承版”将集南北两种不同风格于一体,同一折戏的四轮演出不仅演员阵容不同,戏路和表演风格也可能各不相同,甚至还有南北演员搭档。在一折戏中融合两种风格,使得这一版本的《牡丹亭》颇具看点。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68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3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A30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3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32版:广告/新民健康
26个杜丽娘相约“回家”
“中华系列”“中国系列” 南北呼应 交相辉映
“借势”弘扬
粤味话剧将来沪演出
师生同台演话剧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926个杜丽娘相约“回家” 2017-09-07 2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