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早晨我打开手机,立刻看到有老李、小林和建国三位朋友分别在朋友圈里发出了三条微信,前后两三分钟。接着,我立刻看到秦老师只用了一分钟分别为这三个朋友点赞,三颗心跳将上去,很是热情。
我突然发现有些不对,老李发的那个微信足足有4000字,建国发的视频有12分钟,只有小林发了一张今天吃的早点照片,蛋饼加酸奶。秦老师怎么在一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全部读完了呢?我怎么来不及读呢?一目十行都不够。我立刻打电话给秦老师。
他回答:哦哟,被你看出破绽了,我确实没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点赞嘛。人家被你点赞,心里总是高兴的,他们又不晓得你看过没看过。
我追问:如果他们给你打电话,得知你秦老师光是点赞,根本不看他们的微信,心里反而会不高兴的。秦老师狡黠地说:我告诉你,喜欢发微信看微信的人是不喜欢打电话的。即使他打电话查问我,我就回答:先保存着,以后慢慢看。
可不是吗,朋友圈就是一条朋友链,大家都在点赞,都在竖大拇指,都在转发,都在提供笑脸,如果有朋友不积极跟进,那就是掉链子了,就OUT了。
我觉得这个点赞,似乎还不如以前的“呵呵”。“呵呵”是不置可否的,不说好,也不说差,暧昧得很,也有点调皮。
我在微信朋友圈里,从来没有给谁点过赞,从来没送过什么心。每次读完朋友的微信,觉得没意思的,我有权保持沉默。如果看了某条微信有心得有感想,我会在“评论”里写上一句或者几句话……我和秦老师恰恰相反,他忙不停地点赞,我从来不点赞。你一定以为我在贬低秦老师,不,我在心底里赞赏他,因为他其实是超然“微”外的,我比他俗。
最近,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有个姓姚的好朋友,给我发来一个极长极长的微信,留言里告诉我说:这里有一百多部国际经典电影,你一定要好好保存,好好看。两天后,谢女士给我发来央视《健康之路》的6年汇编,共有1999集。她嘱咐我:快收藏了吧?对你的健康有好处。凌先生给我发来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的经典知识。陈科长给我发来央视拍摄的105集《中国古镇》……
说实话,晚上不睡觉我都来不及看。我突然又犯了一根筋的毛病,立刻给小姚打电话:这一百多部电影你看过了?你觉得都是经典吗?你觉得可以保存吗?
他回答:我没看过,还没看。
我问:你自己都不看,怎么就知道是经典?怎么就让我好好保存?你说实话,这些电影你自己保存了收藏了吗?
小姚哈哈笑了:我这不是舍己救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