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以调整机体内环境平衡为特色和优势。中医学自《黄帝内经》起就有关于包括肝癌在内的各种肿瘤认识,至宋代《卫济宝书》首先出现“癌”字,宋代《圣济总录》将积聚、癥瘕统称为“瘤”,形成了以扶正祛邪为主线的治法。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可取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较好疗效。
西医根据肝癌巴塞罗那(BCLC)标准不同分期,治疗原则、方法和目的是不同的。实际上,在肝癌防治的不同阶段,中医药能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在极早期,肝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在早期,肝移植或消融术为首选,手术和消融均属于根治疗法。在此两期,中医药可以起辅助作用,在术后促进患者康复以及防止肝癌复发转移是主要目的,治疗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为原则。扶正可辨证运用滋阴补肾、养血柔肝、健脾益气等治法,祛邪以清热解毒为用。
在中期,西医治疗以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为主,有门脉侵犯的C期(晚期)则推荐目前唯一靶向药索拉非尼,此两期的治疗为姑息疗法。中医以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以“驱邪为重,扶正为辅”为治疗原则。祛邪以软坚散结、解毒通络为主,扶正以健脾和胃,扶助胃气为要。
晚期患者分成两大类,一类为肝内病灶较小或相对局限,且无远处转移,但因为肝功能较差,或因其他慢性疾病或年迈体弱等因素,中医药治疗目的为改善肝脏功能及全身情况,重新分期后争取有效的局部治疗以控制肿瘤进展。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为治则。另一类患者肝内病灶体积巨大或者多发,有其他器官转移,加之肝功能及体力状况差,治疗目标是减轻或缓解病痛,维持生命。多数患者已难以耐受口服中药汤剂,可适当试用外治法以减轻患者痛苦,如针灸、中药穴位敷贴等方法。
临床上,肝癌不同分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已经建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列中药方剂,结合射频、介入等现代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中西医各尽其能,从霸道向王道转变,使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高月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主任、细胞免疫学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