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是上海最舒服的季节,空气中满是桂花的香味。高小姐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黄河路汤包馆,这是她一直喜欢吃的汤包。满满的上海味道。
每年回来,除了美食美酒走亲访友,最让高小姐惊奇的是,回来一趟发觉留在上海的房子升值了。
3年前高小姐离开上海的时候,抛了市中心的一套二室一厅。这套房子是2003年高小姐结婚的时候买的。有天舅舅路过人民广场一个楼盘,恰好还剩最后一套,舅舅一看觉得蛮好,赶紧叫来高小姐一家看房。当时上海的房价还在5000-6000元/平方米,这套房子8000-9000元/平方米,总价112万。刚毕业不久的高小姐跟男友看得吓一跳,太贵了。照高小姐的想法,买远一点便宜一点压力小一点算了。最后母亲大人一锤定音:人民广场好地方呀,上海的中心么就是人民广场。侬看市政府也在人民广场,阿拉也要住到人民广场去。买!
2014年走之前,为了在墨尔本安家,高小姐600多万卖掉了这套房子。从理财角度来说是挣了一大笔。不过这是高小姐的婚房,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又在市中心,当时还是很舍不得的。
2010年前后,高小姐在花桥还买过一套房子。当时几个朋友说一起去花桥看看就去了。高小姐一看,这里新的公寓房实在太多太多了,抛的时候可能会没有接盘。最后她选择了一套三层花园洋房的一楼,二手房带花园带装修。选择二手房是因为当时新盘开价已经高了,二手的价格却并不高。二手房价是市场真实的承接价格。选择花园洋房是因为这样的房子相对公寓来说稀缺一些,价格说多少似乎都可以。110万好像也可以,130万好像也不过分(当时的价格)。说来也怪,那段时间花桥的房子成交并不活跃,但是高小姐选的这套房子换手率很高。这套房子,高小姐小赚一笔当年就出手了。
离开上海的时候,高小姐在顾村还留了一套大房子。没想到这两年顾村板块简直就是一匹黑马,涨幅很大。高小姐今年回来,本来有点想把顾村的房子卖掉,然后把墨尔本的房子置换成更大更好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上海还是要留一套房子的。一是上海是故乡,老了说不定会回来。二是从保值增值角度来说,这些年似乎也没有什么比上海的房产更保值了。在上海留一套房子,心里好像就安定不少。
因为上海,不知不觉中已从一个国内一线城市迈向了国际一线城市。
阿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