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的研制任务获得新进展。上午11时38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的101架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4跑道起飞,告别“娘家”上海,远航西安,正式进入取证试飞阶段。这是C919第一次挑战1400公里的远距离飞行。转场前一天,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成立,为C919大型客机后续开展试验试飞保驾护航。
调整试飞表现良好
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助理、C919项目总经理吴跃介绍,从今年5月5日首飞起,截至目前,C919的101架机已经完成了5次试飞。5次试飞中飞行高度和速度逐步攀升,为的就是满足第一次转场航线飞行的需要。
“一次飞行试验的成功组织涉及到飞机本体状态、补充地面试验、试飞空域气象条件、机组状态等方方面面。我们一直在等待合适的窗口时间。”吴跃介绍,首飞之后,共完成4个场次的滑行和4个架次的飞行试验,详细掌握了飞机的各项特性,初步检查了飞机大气数据、操纵品质,以及飞控、液压、发动机、起落架、APU、燃油、环控、航电和电源等系统工作情况。11月8日组织召开了转场放飞评审,一致通过飞机可以转场。
“转场前本来策划了6次调整试飞计划,但由于飞机和试飞状态良好,实际通过4个架次就达到了目的。一共约15个小时的调整试飞,表现比我预想的好很多。第三次试飞航程接近4小时,第五次试飞已经爬升到8000米高空,完成度都很好。”
记者了解到,C919大型客机转场飞行前所有机务人员均获得C919上岗资质授权,工装设备到位,发现的问题均得到解决。
高度速度两大挑战
C919转场阎良,飞行高度7800米,巡航速度280海里/小时(约518千米/小时),航程1400公里,飞行时间约为3小时。飞行高度和速度,正是这次转场飞行的两大主要挑战。
“作为刚刚研制出来的飞机,要符合转场条件,必须把各项要求一步步‘飞’出来,高度要跟航线飞行相当,速度基本要达到航线速度的60%到70%。”
新研制飞机状态还不够稳定,此次转场飞行相比一般的航线飞行更难、更复杂,例如,目前飞机还没有气象雷达及HF通信功能(远距离空地对话),因此还需要协调航路沿线的空管为C919飞机提供天气预报及通讯服务。
今天,还有一架公务机为C919领航,领航机组通过试飞专用频率同C919机组建立通讯,按照协同方法通报领航飞机的当前位置,如探测到危险气象,领航机向C919飞机机组通报距离、高度范围、左右范围等信息,并提供建议绕飞航向。
“即便有特殊情况,我们也不怕。C919飞机与领航公务机的转场航路、巡航高度、航路备降场、目的地备降场、指挥模式等都制定了完备的保障计划,空域、气象、机务以及试飞管控和转场遥测的相关准备工作也全面到位。”
转场飞行信心满满
首飞到现在已有半年,然而对试飞机组来说却是“时刻准备着”。准备会、绕机检查、登机检查、飞行试验到航后讲评会,试飞机组的每一次飞行任务至少需要8小时。由于飞行时间大多在早上7时左右,机组经常凌晨四五点就得到位。
跟首飞机组一样,转场机组依然配备机长、副驾驶、观察员以及2名试飞工程师。这次,观察员和试飞工程师都换了新面孔。按照培养计划,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都到美国和南非进行过专业培训。不少试飞工程师,在国外培训期间,就常与首飞机组机长蔡俊、副驾驶吴鑫合作。
机长蔡俊在转场前对记者介绍,转场试飞机组在技术交底、座舱实习、特情处置和训练等多方面准备充分。“我们和新加入的两名试飞工程师做了特情训练,比如模拟飞机两个发动机都失效,驾驶员该怎么做,每个可能遇到的风险点,机组都要熟悉感受,试飞团队配合得越来越默契。说心里话,C919远距离转场飞行,我一点都不担心。对飞机很有信心,对我们的团队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