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跟随督查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
本报记者跟随督查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
本报记者跟随督查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
本报记者跟随督查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
本报记者跟随督查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跟随督查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
后厨房或多或少都能找出“毛病”
裘颖琼
  本报讯 (记者 裘颖琼)明天,上海将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会议召开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对全市16个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专项督查。记者跟随其中一个联合督查组走访发现,餐饮服务单位的后厨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毛病”,但在专业人士的指点下,均表示会及时整改。

  “过渡时期”不能成借口

  松江泗陈公路上的泗泾敬老院,老人和工作人员共25人的“买汏烧”,都靠一名厨师来做。灶台摆放着装调料的瓶瓶罐罐,污迹斑斑。“怎么清洗餐具的?有消毒柜吗?”在督查人员的询问下,厨师表示:“用大锅子蒸,没有消毒柜。”敬老院负责人解释道:“厨房设备都是1993年的,现在是过渡阶段,新的敬老院已经建好,马上要搬了。”

  检查中,同处“过渡期”的,还有松江区的小田园酒店。走进后厨房,陈旧的设备、长年累月所积的污垢,与店内装饰精美的用餐区域形成鲜明对比。工作人员称,餐饮店已经开了16年,马上要从上至下大修。

  “‘过渡时期’,不能成为忽视食品安全的一个借口。”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科长郑雷军表示,过渡时期店家也可做一些临时整改。

  “小毛病”也要防微杜渐

  在此次督查走访中,餐饮服务单位的后厨房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毛病”,比如在青浦区一家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督查组发现厨房里的紫外灯已经打不开,留样的菜分量不够100克,而且没有贴留样时间标签;在青浦区13泰火锅店,食品原料票证、培训人员档案一应俱全,唯独没有食物中毒突发的应急预案;徐汇区花嫁丽舍婚庆公司的后厨房内,贴着“葱酥”标签的调味品没有密封好,容易变质。

  而有些看似“很完美”的后厨房,在专家的火眼金睛下,也总能发现一些不足。

  在松江区的赫德双语学校,督查组向学校负责人建议,食堂内的厕所最好添加类似屏风的遮挡物和洗手设施;原料仓库里调味粉和面粉堆放得很整齐,但缺少湿度器,很难精准防潮。

  记者从督查组获悉,在4组现场督察中,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未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不足,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个别民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相对偏弱,存在监管“缝隙”等方面。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相关区市场监管局均立即对涉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到位。经跟踪复查,暂未发现其他食品安全隐患。

  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海将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同时,提高“明厨亮灶”覆盖率,加强小餐饮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进“放心餐厅”“放心食堂”建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后厨房或多或少都能找出“毛病”
老师学会往后退 孩子创意唱主角
追寻真理,从这里起航
樱花节昨日赏樱客:13.8万
签约率100% 居民集体搬迁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3后厨房或多或少都能找出“毛病” 2019-03-17 2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