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记性难免变差,交关曾经认为重要个事体已经忘记得差勿多了。勿过,对于小辰光个一眼事体倒是记得煞辣势清。
记得小辰光辣人民广场旁边个黄陂路浪有一座中苏友谊馆,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只要周末有空,阿爸就会带我去白相。里向个电影院票价特别便宜,只要五分洋钿,主要放映友好国家拍摄个纪录片、动画片,我顶顶欢喜看科普纪录片,对火箭发射和原子弹爆炸个场面感觉特别震撼。搿眼影片勿但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而且对我产生了邪气深个影响,让我一点点产生了“长大以后要做科学家”个理想。
辣我读小学三年级个辰光,有一次上海举办小学生作文比赛,主要写“我长大了做什么”,题目自拟。埃歇辰光,大多数男小囡勿是想当解放军,就是想开飞机、开火车、开轮船,至于女小囡么,一般想做医生、老师、演员咾啥。侬一定猜得到,我自拟个作文题目就是《我长大了要当个科学家》。虽然三年级小学生词汇量有限,我搿篇作文倒也写了五百多个字,记得里向有一段写道:“我们中国也应当有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我长大了要学会设计制造卫星和火箭,做个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就是搿能一篇作文,评上了一等奖。颁奖大会浪向,我头一趟像模像样立辣主席台浪,领到一张血血红个奖状、一本赤括辣新个《中华大辞典》,还同颁奖领导合影留念。
让我惭愧个是,我最终当了一个普普通通个工程技术人员,呒没能够成为科学家。我个“最高成就”只是得过一次“上海市科技成果奖”,想想还是觉得蛮“坍招势”嗰!
有趣个是,我女儿小学三年级个辰光,自家报名参加《解放日报》个征文比赛,作文题目碰巧也是《我长大了要做一个科学家》,而且得了一等奖。后来,伊参加颁奖会个“获奖感言”还上过报纸。我从来呒没搭伊讲起过我小辰光个故事,勿晓得哪能会介巧,或许理想也会遗传?当然,世界浪毕竟呒没介许多科学家,女儿搭我一样,“当科学家”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理想。伊现在辣一家外企当工程师。
再来讲讲阿拉屋里个第三代——还呒没进幼儿园个外孙女。伊平常特别欢喜看动画片,勿过,搿个小鬼头一勿要看《小猪佩奇》,二勿要看《萌鸡小队》,对“喜羊羊、懒羊羊、灰太狼”咾啥也勿感兴趣,倒是对一部带有科幻色彩个《超级飞侠》情有独钟。俗话讲:三岁看老。或许科学技术个种子已经开始种到小宝宝个心里向去了。迭个勿晓得阿会得就是所谓个基因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