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香港都想去赤柱转转。不明白我的人会说:“吃海鲜就不要去赤柱啦。”嗨!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心意,我是要去赤柱“探望”邓丽君。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至今年5月8日,伊人逝去已经21载。美丽的化身、灵魂的歌者,多少人在她的歌声里得到慰藉。以我来说,每次听邓丽君的歌,就好像一个熟悉的朋友在耳边细语,温柔、笃定、绵长。好的歌手将情感与歌声一起刻录进唱片,一首首传世的歌曲保存了她的气息。21年过去了,多少人依然“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而我身体力行,这几年,去过金宝山筠园,到过福寿园衣冠冢,探访过高雄“纪念馆”,在东京唱片店寻找她的唱片……感受邓丽君“存在”的证据。最后发现,赤柱是最有邓丽君气息的地方。
赤柱是邓丽君香港故居所在地。为什么选择郊远的赤柱居住,而不是繁华的尖沙咀或者名流云集的加多利山?去了多次之后,越来越明白邓丽君的选择。过隧道,途经深水湾、浅水湾,熙熙攘攘,万丈红尘都抛在身后,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弹丸之地的香港,赤柱是最近距离的天涯海角。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邓丽君从一位英国夫人手上买下一栋古董楼,粉刷成自己偏爱的粉红色,从此大门一关,过上公主深藏于深闺的生活。她的窗口可以看到大片的海洋,无垠的天空。她在海风里,遥望大千宇宙,思索小我人生,写下“莫将烦恼著诗篇,梦短梦长同是梦”的句子。
“女郎,你为什么独自徘徊在海滩,女郎,难道不怕大海就要起风浪”——这是邓丽君名曲《海韵》的歌词。而邓丽君也真的会跑到赤柱海滩去戏水,自得其乐。帆船俱乐部的年轻人发现了她,兴奋地要合影,她来者不拒,只说:“我补个妆哦。”十几岁已经出来唱歌,什么场面难得倒她?
其实赤柱市场里的乡亲们大多出卖过她。自从发现大明星居住在此,无数眼线盯着她一举一动,卖情报给八卦杂志,引发不少偷拍事件。当然是不愉快的,可是邓丽君也没怪责过谁。她总是说:“算了,算了,都是为吃碗饭。”于是,过了那么多年,他们都还记得她的好,提起她,称她为“邓小姐……”语气就像在说一位远行的亲友,带着某种遗憾,欲言又止。“邓小姐人很好……”但她已不会再回来。
当年的粉红香闺前几年已转售拆除,赤柱也并没有一家唱片店在卖邓氏歌碟,若然是要去找一个具体地方凭吊或拍到此一游的照片,在赤柱是找不到的。但是悉心感受,邓丽君又无处不在。她在海风里、她在斜阳下,她在天空中,在人们的温暖回忆间。她留予世间的美好,感染一代代人,任昭华自身畔流逝,恒远不朽。
人活一世,肉身总要灰飞烟灭,行过的路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是曾经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