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与含蓄、古典与当代、轻盈与深沉,以色列国宝级舞蹈大师欧哈德·纳哈里的匠心之作《十舞》,昨天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作为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蹈演出的“开场戏”,据说,《十舞》不负众望地震惊了上海半个舞蹈圈,而“另外半个圈则等今晚被震撼。”
人称“嘎嘎先生”的欧哈德·纳哈里带领以色列巴切瓦舞蹈团开启了一个辉煌的新时代,同时凭借多部优秀编舞作品蜚声世界。而这样一位舞蹈天才却是“半路出家”的——22岁“高龄”时才开始真正的舞蹈训练。
《十舞》是纳哈里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系纳哈里在巴切瓦舞蹈团成立10周年时,从以往剧目中挑选精彩片段重组编排而成,包含《洪水》《细胞分裂》《恰恰恰》《纳哈林的病毒》《三》《分裂与再生:终章》《极限》和《波莱罗》等十段经典舞蹈。其中《洪水》源自“诺亚方舟”的故事。这支原长75分钟的纳哈林舞作,曾由巴切瓦舞蹈团于1995年演出,成功地让当时逐渐没落的葛兰姆派舞团重新占据世界一流舞团的地位;而纳哈里为以色列艺术节创作的《细胞分裂》,则有许多震撼人心的群舞片段。
“我每创作一个作品,总感觉是在与舞者玩一个每次规则都在变化的游戏。”纳哈里喜欢对现成的舞作片段进行提炼、重排、重构,目的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创造的可能性。他独特而强烈的艺术表达,仅通过肢体语言,就能在舞台上创造出立体空间、动态韵律甚至稍纵即逝的时间感;无处不在的想象力与张力,不断制造出的冲突,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美感,即使没有任何剧情,观众仍能从舞者的肢体表达中感受到一切。
昨天,好多观众不约而同地发出同一感叹:“看《十舞》,会让你由衷地想跳舞。”特地带着女儿从曹路镇赶来的资深舞迷赵小姐说:“好的作品就是可以感染你,整场表演你都沉浸在那种情绪里,让人想冲上去开心地跳舞。”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