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对欠缴社保单位公示亦是警示
佘宗明
  佘宗明

  你敢违法欠缴社保,我就能对你公示曝光。昨天,上海市人社局在“上海发布”曝光了26家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除了企业名称和参保所在地,这些单位被曝光的还有法定代表人姓名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被欠缴社保,对很多企业职工来说都是烦心事。尽管我国《社会保险法》已实施了5年多,很多地方社保经办机构也加大了督查力度,可仍有不少企业不依法及时足额缴纳,甚至不进行参保登记。这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还影响了社会保险费征收和基金管理。而囿于现有的劳资博弈格局,纵然有法律撑腰,很多社保权益受损的职工也会忌惮“丢饭碗”风险和讼累,宁愿忍受也不愿依法维权。

  在此背景下,对欠缴社保单位公示,既是有力催缴,也是用更强效劳动监察执法为职工“撑腰”。要看到,若只是依照《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惩罚措施,也只是限期缴纳或补足,按日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以罚款。这对很多企业的震慑力有限,也无法折抵部分企业从欠缴社保中获得的“违法收益”。这也是上海《关于对欠缴社会保险费单位实施社会公开告示的试行意见》中,明确对欠缴社保单位启动社会公示的价值所在。

  公示本就是种警示,是对欠缴社保违法成本的增补。就像违纪违法案例通报制度是为了以儆效尤那样,建立欠缴社保单位公示制度,也是为了鞭策与敦促。值得注意的是,市人社部门对欠缴社保单位的公示平台不只限于政府网站,还有更“接地气”、方便公众知悉的公号、微博等平台,这拓宽了其告示面,让违法企业不仅要面对执法部门更要面对舆论拷问,也有助于起到罚一劝百的效果。

  公示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自然也能用接纳投诉、举报的方式,拓宽许多人的维权渠道,打捞他们“沉没的声音”,对接他们的权利诉求。

  自2014年12月起,上海就推出了社保“黑名单”制度,首批19户长期欠缴且无视政府部门督促告知的企业位列其中,它们不仅会遭到公示,还会因为信用“失分”被同时纳入上海社会征信系统平台。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先行的创举。之后这也成了常规动作,2015年累计四次对78户欠费单位进行公示,2016年则是两次对93户欠费单位公告。

  公示机制与“黑名单”、社会统一信用体系结合,联动惩戒效果无疑会更强。因为欠缴社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被曝,贷款也贷不了,股权转让等金融行为也可能受限,“痛感”会更真切,对企业守法守矩的倒逼效应也会更明显。

  对欠缴社保单位公示,就该不“手下留情”。本质上,对侵权行为容忍度越低,越是对公众的“温柔以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互动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对欠缴社保单位公示亦是警示
少女心
睡眠日杂谈
展现中国品牌的微笑曲线
迎春图
提倡签署“生前预嘱”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对欠缴社保单位公示亦是警示 2017-03-21 2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