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睡眠日杂谈
范洁
  范 洁

  节日经常有,今天特别多。世界睡眠日、世界诗歌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国际唐氏综合症日……3月21日,共有7个节日。或许因为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睡眠”最受关注。

  “中国网民失眠地图”“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话题不断,有些引人反躬内省,有些却令人啼笑皆非。

  例如,有大学教授呼吁,在世界睡眠日当天,全国放半天“睡懒觉假”,希望借此提升公众对睡眠健康的重视。随后,网上就传出一家保健品企业的公示通知,宣布3月21日上午放假,鼓励员工在家睡到自然醒,下午2时再上班:“世界睡眠日这天,睡懒觉最大。睡好懒觉,睡出健康……”

  世界睡眠日,本是提醒规律作息,起居有常,何来“懒觉最大”?况且,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相反,睡眠专家的首个建议就是“坚决别睡懒觉”:“每天应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起床和入睡,‘补觉’会导致生物钟紊乱。”

  此外,世界睡眠日也成了一些寝具品牌的促销日,这也无可厚非,但有些商家却采取零点秒杀、限时抢购等手段。让消费者硬撑到午夜,只为购买助眠产品,不是有悖世界睡眠日的初衷吗?

  相比睡懒觉、买寝具,不如在今天拒绝熬夜,告别拖延症与晚睡强迫症。中国睡眠研究会日前调研显示,电子产品是偷走睡眠的帮凶,93%的受访者在睡前网聊、追剧和购物,有些人的手机凌晨2时依然非常活跃。

  “夜猫子”是有觉不睡,“夜班族”却是欲睡不得。世界睡眠日,别忘了那些夜幕下的工作者。

  水务公司的听漏工,为避开白天的嘈杂,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巡查,寻找地下水管漏点,排除城市安全隐患;

  急诊室的医护人员,组成夜晚的微型医院,应对突发事件,抢救危重病人,通宵达旦不敢有丝毫倦怠;

  出租车的夜班驾驶员,奔波来往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将酒醉、晚归的客人安全送达。24小时便利店的收银员、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小区的门卫保安……据统计,人群中有5%至8%需要夜间工作。

  因为有他们,我们在每一个夜晚,都能睡得更安心、更放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互动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对欠缴社保单位公示亦是警示
少女心
睡眠日杂谈
展现中国品牌的微笑曲线
迎春图
提倡签署“生前预嘱”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睡眠日杂谈 2017-03-21 2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