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提倡签署“生前预嘱”
吴兴人
  吴兴人

  上周五,我在晚报评论版发表了《琼瑶的“生死观”》一文,引起了一些反响,晚报编辑告诉我,89岁的老读者宋连庠先生,当天就将晚报寄给在台湾的琼瑶平鑫涛夫妇。这几天,我觉得还有一些相关的想法,写出来供读者朋友思考、批评。

  琼瑶在网上发布的《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实际上是某种形式的生前预嘱。生前预嘱不是遗嘱,只是一种关照。它是人们在健康清醒或意识清楚时,对于自己临终的各种事情,做出比较细致的安排,这是一种道德关照,并不用具有法律效力。

  在怀念故人的文章中,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老人离去时非常安详。”“非常安详”四字,做到了尊严死,对亲友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人要做到尊严死,即有一个死亡质量问题。生活质量,不仅指活着之时,要活得有质量;也指死亡将来临之时,要死得有质量。死得有质量,即指应尽量减少痛苦,死得有尊严。花了许多人力和财力抢救,结果导致死亡质量大大降低,病人躺在抢救室里生不如死。与其如此生,不如尊严死。

  尊严死不是安乐死。尊严死不涉及要求医生用干预死亡的办法,让病人迅速死亡。尊严死是一种自然死亡状态,是指在一个病人处在不可治愈的生命末期时,病人的亲属不用生命支持系统来延长死亡的过程,让他的死亡过程尽量减少痛苦,能以尽量自然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生前预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抢救,是遵从有益不伤害、尊重、公平的三大医学伦理,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方式之一,但对家属来说,可减少选择的压力。

  签署“生前预嘱”,以掌握自己的生命归途。我的死亡我自己做主,我可以知道最后的时候需要什么。这个既陌生、厚重又前沿的理念,源于一个全世界热议已久的话题。1976年8月,美国加州首先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允许患者依照自己意愿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自然死亡。此后20年间,“生前预嘱”和“自然死亡法”扩展到几乎全美和加拿大。

  罗瑞卿之女罗点点,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临床从医多年。2006年,罗点点创办“选择与尊严”网站,倡导生前预嘱和尊严死。2013年,罗点点和陈毅之子陈小鲁等一起创办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罗点点介绍,10年前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后来又做了3次调查。每一次认同生前预嘱、临终放弃过度治疗、追求无痛苦尊严死的人数都在增加。

  可喜的是,这个倡议现在已为越来越多人接受。日前,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联合南京鼓楼医院、南京护理学会、南京基层卫生协会共同组织公益活动,推广“生前预嘱”,让每个人自主选择离世方式。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志愿者参与签署“生前预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互动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对欠缴社保单位公示亦是警示
少女心
睡眠日杂谈
展现中国品牌的微笑曲线
迎春图
提倡签署“生前预嘱”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提倡签署“生前预嘱” 2017-03-21 2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