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图的快意弥漫都市,走近百姓生活空间之时,“新视觉”非常摄影逆行而为,撞入人们的视野,其观念堂而皇之地直奔前沿,引领着大众的审美取向。
为此艺术理想,潘溯和其他28位摄影专家努力探索非常观念摄影艺术,这8年里,守望的是一束光。
如果说,读图是对文字的另一种消解,回到原趣的记忆状态,那么非常观念摄影,犹如和空灵绑在了一起,创作过程恰似时间的积淀,唯妙巧独到而见其功。
对于光路社潘溯来说,就如“编导演”手中的活,拍山不像山,拍水不似水,观鱼非鱼,观花非花,何以吟?他将具象打碎整合之后,镜门乍开,浮生染姹紫,吟咏的则是主观情境表达的诗意。
城市节奏交响,若织来往行人,入眼生境,出手的却是一系列带着抽象印迹的新视觉影像,何以幻?毕加索后期自画像中的眼睛从来不肯好好放,鼻子也没固定着落点,但谁会否认这是最接近毕加索本人精神气质的呢。透过外像,提炼内在的“虚无”,即见“有为”,寥寥中凸显了魔都神采之真实。
在镜头方寸里,潘溯看到的街景小得像戏剧舞台上一个布景,向着云雾瞭望,收纳的是心中的远方,他以顽童的心态试图让1/250秒便能呈现的非常摄影作品,取代那些当代抽象绘画的功能,在瞬息万变的妙镜里,定格于击掌而起的画面中。
潘溯是画家,他却在行走中发现捕捉素材的另一种创作可能,闻万物复苏而快乐。
其实,除了读图,创意无所不在,非常摄影探索的空间无限。生活还在此,一双发现的眼睛人人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