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度年内覆盖全市社区~~~
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度年内覆盖全市社区~~~
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度年内覆盖全市社区~~~
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度年内覆盖全市社区~~~
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度年内覆盖全市社区~~~
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度年内覆盖全市社区~~~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度年内覆盖全市社区
看病等医生上门 省时省力省钱
左妍
  龙柏四村居民李锋今年71岁,身患冠心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2015年12月在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现在可以开延伸处方和长处方,而且自付药费还比以前便宜!”

  一次签约,改变了居民大半辈子的就医习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本市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已达1027万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直通专家门诊。下一步,上海市力争将“1+1+1”试点推广至全市所有社区,并改善家庭医生激励制度,让患者和医生都能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

  省心 免去奔波延伸处方

  要说签约家庭医生的好,李锋深有感触。“我用的药以前社区配不到,每次去大医院,都要重新跟门诊医生说一遍病情。而且大医院开药有限制,比方说我吃的47.5毫克倍他乐克、泰嘉和可定这三种药,每个月要去开两次。”自从签约了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后,李锋仔细算了一笔账,以前每个月药费511.2元,自己承担30%;现在社区药价更便宜,三种药每月只要416.7元,自己承担10%,也就是41.7元。

  2016年,闵行区完成居民“1+1+1”组合签约6900余人次,开具延伸处方2307人次。根据政策规定,慢性病签约居民可一次性在社区配足1-2个月的药量;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回社区就诊时,可延用上级医院处方药品,如果是社区没有的药品,可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配送。像这样的长处方、延伸处方,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免去了反复跑大医院的麻烦。

  预约 专家可提前半个月

  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介绍,2015年12月起,上海在家庭医生制度的基础上推行“1+1+1”签约模式,也被称为家庭医生制度的2.0版,居民可以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自由签约医疗机构组合,这一模式优先满足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的签约需求。目前,上海89%的社区都已经启动“1+1+1”签约试点。

  签约“1+1+1”,有什么实在的好处?这是不少居民的疑惑。据悉,签约“1+1+1”患者可享受签约就诊各项优惠倾斜政策,包括健康评估与针对性健康管理、签约医疗机构内预约优先就诊、预约有限转诊至上级医院,上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50%时间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

  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杨建玲解释说,全市38家三级医院、156家二级医院的专科门诊号源,如今都可以在微医等平台看到,一般可提前一周进行预约,但对于她来说,提前2周就可以帮签约居民预约到。

  改善 全科医生激励机制

  上月刚发布的《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对今后申城家庭医生的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上海的家庭医生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全科医生。200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9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教学基地,并建立了38家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现有注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达到近7000人的规模。

  为了培养及留住人才,在职业通道上,上海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职称晋升专门开辟了“通道”。上海将推进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在分配上重点向家庭医生倾斜,提高社区高级职称比例,从目前的3-5%提高到5-10%,评审中适度放宽学历、科研项目等条件,强化具有社区特点的技能、业绩考核,让全科医生职业发展“更有盼头”。闵行区卫计委主任杭文权介绍,闵行区将拿出1110万元用于家庭医生绩效补贴,已拿出90套公租房专门给家庭医生,未来将争取在3年内拿出400套公租房,提供给在闵行工作的家庭医生。

  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吴乾渝说,今年,“1+1+1”签约制度有望覆盖上海所有社区。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 /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看病等医生上门 省时省力省钱
本报《民生这5年》融媒体报道推第二篇
“低保”提至每人每月970元
职工异地缴存公积金使用更灵活
市总工会领导看望患病劳模黄胜发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看病等医生上门 省时省力省钱 2017-04-01 2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