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价高量少 刀鱼或成“最后一捕”
程绩
  又是一年“刀鱼季”。近日来,“天价”、“最后一捕”等字眼频现,“刀鱼”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而沪上水产市场和沪郊渔民对此则反应冷淡,水产商们抱怨销售状况不及往年,渔民们则反应刀鱼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捕,“6条船开出去才捕到1条刀鱼”。

  据上海江阳水产市场信息员倪志军介绍,今年刀鱼上市时间和去年差不多,首批刀鱼3月初就上市了。“我们江阳市场上销售的刀鱼以海刀为主,从价格上看,海刀的行情一两半左右的每斤在200-400元,二两上下的每斤在600-800元,三两及以上的则每斤在1000-2000元。”

  上海东方国际水产市场李记海鲜行的李文杰告诉记者,今年刀鱼的价格在3月初曾创造过新高,“比去年要高出20%左右。”但近两周来,价格已经明显回落到与往年基本持平,“海刀的价格,一两不到的每斤在100元左右,一两以上的每斤200元。二两半左右的江刀则每斤达到了2800元。”

  价格不菲,水产商们却普遍反映“日子不好过”,有价无市。刀鱼销量没有往年好。对于这样的现象,不少商贩认为是民众不像过去那样追捧了,“很多人都吃过了,提不起新鲜劲了。”

  在崇明城桥镇老滧港,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捕刀船”。本周,渔民老徐和伙伴们开着6条船出去,一阵忙活后,只捕到了1条刀鱼,“大概2两吧,批发价卖了800块,只够2条船的成本费。”

  关于刀鱼有一条民彦,“到了春分,刀鱼纷纷”,而渔民们则说,在清明前后的半个月内,江刀才是捕捞和上市的高峰期,“现在肯定和以前不能比了。20年前,即使水面结冻,一网捞上来也有百把斤刀鱼”。渔民们反映,这两年刀鱼捕捞量只有二三十年前的几十分之一,和五年前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江刀”与“海刀”价格相差数倍,如何区分?业内人士支招,长江刀鱼一般肉质发黄发亮,鳞色发白,鳞片厚;海刀基本上鳞片稀,浙江的刀鱼肉质有点发红色。而辨别刀鱼的新鲜程度主要看鳞片是否完整亮白。

  早在一年多以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调整方案公开征求意见,长江三鲜中的刀鱼、鲥鱼就已被列入其中。尽管目前尚无定论,但业内人士认为,该调整方案今年通过并实施的可能性很大,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刀鱼将受到国家野生动物法律法保护,再加上长江可能全面禁捕的传闻,今年刀鱼或将成“最后一捕”。 

  本报记者 程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 /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价高量少 刀鱼或成“最后一捕”
“五美社区”提升村民幸福感
唯一本地茶,佘山明前兰茶忙采摘
江桥镇“文化淘宝”上线
村里有了文化广场 农妇学起广场舞
金山开启11.7公里“赏花走廊”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7价高量少 刀鱼或成“最后一捕” 2017-04-01 2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