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对差错反响不一
靳东主演的庄恕用没有戴手套的手碰了无菌服,被不少观众认为是低级失误;术后失血没有查明原因就立即给输洗涤红细胞,是否太过于随便?在这部剧中,类似的差错不少。针对这些“硬伤”,剧组解释称,演员的表演和专业医生遵循的工作规范,肯定不是一回事。尽管拍戏前都进行过“专业培训”,但真正演起来,还是会有瑕疵。
对此,网友的评价也不一。唐女士的话代表了不少普通观众的心声:“医疗剧可以让观众了解行业本身,看电视剧时更关注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冲突,差错并不会影响我对一部剧的整体判断。”她认为该剧的差错在可接受范围内。网友陈先生说,“国内影视剧的生产仍有急功近利的现象,就国内目前的现状来说,出错是必然的,不出错倒真的是奇迹了。”
业内医生表示不能忍
不少医生和护士在采访中表示,由于职业缘故,他们更关注电视剧传递的医学常识、行业规范、技能操作等专业内容,对于差错的容忍度明显比普通观众低,且十分担心电视剧会误导观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陈勤奋举了个例子,剧中有人将“无偿献血”称为“义务献血”,虽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传递了一个“过时”的观念。她表示,我国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义务献血制度转变为无偿献血制度。越来越多的无偿献血者献出自己的热血,并非出于“义务”,而是出于自发的“爱心”。
“医生护士都太忙了,哪有时间看剧?我们只能通过网友的转发来了解一些剧情和错误,并逐条指正。”陈勤奋说。
呼吁医疗剧更加严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乐飞认为,电视剧若涉及专业领域,不能只顾主线的推进和剧情的发展而忽视细节的呈现。“触及医学、律政这些行业的剧,必须严谨专业,小错误在所难免,但常识性错误就不能接受了。”
曾担任过电视剧编剧的张先生说,据他所知,该剧请了专业的医学顾问,手术场景也有真正的护士,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差错,与整个国产剧市场及其生产流程和方式有关。乐飞建议,针对医疗等行业剧,在编剧时除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顾问把关外,电视剧上映之前,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性审查和纠错,不妨再邀请一些一线的临床医生观看并“找碴”,及时将剧中错误修正。
陈勤奋补充说,这几年,影视题材更多关注医疗行业和医患关系,这是值得欣喜的好事。比如此前的大型纪录片《人间世》,将医技、医德、伦理等关系全方位融入,获得超高好评。她希望影视作品可以将更真实的场景展现出来,有助于让观众了解医护群体,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本报记者 左妍